日前,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北京發布的2013年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車聯網有關項目已經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項目一期撥款有望達到百億元。該藍皮書還指出,車聯網目前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明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車聯網發展,并斥巨資投入到車聯網研究。
東莞業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表示,隨著4G等移動互聯網技術加快普及,以及國家對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等工程的大力推進,車聯網技術已經從研發進入到了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期,而東莞在這方面已有很不錯的基礎,接下來需要抓住機遇以聯盟的形式抱團發展。
車聯網產業市場前景巨大
藍皮書指出,根據《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相關要求,要加快突破移動互聯網、寬帶集群系統、新一代無線局域網和物聯網等核心技術,推動產業應用,促進運營服務創新和知識產權創造,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而車聯網正是作為物聯網十大重點部署領域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將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全力推進車聯網產業的發展。
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與市場研究公司SBD發布的報告,到2018年,全球車聯網的市場總額將達到390億歐元,較2012年130億歐元增長2倍。報告認為,2015年全球超過50%的車輛會提供車聯網服務,到2025年每一輛新生產的汽車都將提供車聯網服務。
藍皮書顯示,2012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億輛,民用轎車保有量5989萬輛,其中私人轎車5308萬輛,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中國車聯網市場將具有堅實的基礎和極大潛力。但是相對美國、歐盟和日本,中國面臨著產業鏈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商業模式尚未明確、信息安全等諸多挑戰。
東莞一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中國如此龐大的汽車擁有量對于車聯網行業來說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市場,最近阿里巴巴收購高德地圖等幾樁并購案例中就有對車聯網市場的一個考量,還有華為和中移動近期也宣布推出車聯網服務,可以看出大家已經看到該行業迅猛發展的勢頭,紛紛開始搶食這塊蛋糕。
東莞車聯網行業應抱團促發展
上述資深人士所在企業曾對東莞的車聯網市場做過調研,結果顯示,車聯網相關的核心芯片技術供應商、地圖信息服務商、終端制造商和車聯網運營平臺服務商等都在東莞有相對應的優質企業,加上東莞在物聯網、大數據等相關技術方面的優勢,東莞的車聯網產業還是有很不錯的發展基礎。
據記者了解,在北斗導航方面,位于松山湖的東莞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是國內北斗導航芯片最主要的技術和產品供應商;終端方面,位于大朗的東莞遠鋒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是國內知名的GPS方案提供商和制造商;而美賽達公司目前是國內領先的專業車聯網系統服務提供商,車載終端設備、LBS語音云導航軟件和車聯網運營平臺三大核心產品在市場廣受好評。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車聯網產業發展,基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考量,國產技術和產品將成為重點支持對象,其中東莞在國內知名的北斗導航技術就是重點之一。記者發現,與此相印證的是,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底印發了《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將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多項政策支持推動導航產業快速發展,而北斗衛星導航將是重點支持發展對象,要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
“東莞在發展車聯網產業上要重點支持北斗導航產業的發展,在車聯網行業上下游各個環節還要培養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吸引廣州和深圳等周邊地區的資源在東莞集聚。”
上述資深人士還表示,其實車聯網涉及到的技術和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國內也還處在更多探索的途中,東莞應該在已有較好的基礎上以聯盟的形式抱團發展,進行市場和技術等信息的共享,形成良性的發展氛圍。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