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已經取消了江蘇和山東以及四川和重慶之間的15個省界收費站。2019年,交通運輸部將抓重點區域和重點省份,取消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以及東北、西南地區的重點省份的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2020年,將基本實現取消省界收費站的目標。
據了解,隨著高速公路網逐步完善和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主動取消了省內設置的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部分地區還取消了一些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
“我們的高速公路是分段建設,各省依法建立了一些省界收費站,現在看這些收費站的運行效率和運行體驗上都帶來了一些影響。”交通部部長李小鵬介紹。
一直以來,我國高速公路實行的是以省劃界、分省收費的管理體制,高速公路在省與省之間設置了省界收費站。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并非取消通行費,省界收費站將設置虛擬收費站,以自動識別進站車輛信息和通行路徑,實現出站口收費站統一收費。即省界收費站取消后,通行川渝地區高速公路的車輛,將統一使用ETC國標卡繳納高速公路通行費。
可以預計,未來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將逐步取消,ETC的更進一步普及指日可待,相關市場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ETC是我國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提高通行能力、降低管理成本、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等優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我國對ETC的發展十分重視,從2010年起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法規。2014年3月,交通部下發《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啟動了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工作,并于2015年9月實現了ETC的全國聯網。
具體來看,假設2020年ETC用戶數達到1.25億,以及假設到2020年每個ETC終端設備(主要是OBU車載單元)的初裝費用價格為200元(銷售單價約200元),再加上約為初裝費用20%的更新費用等,OBU每五年更新一次。據此計算,到2020年,初裝OBU的市場規模達到70億,更新OBU的市場規模達到2.8億,總計將達到70億元以上的市場。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