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隨著第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的升空,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順利實現“第二步”發展戰略,區域導航系統最終建設完成。其可靠性、穩健性將更強,能夠提供更快、更準的導航服務。由此可見,在空間資源的角逐中,北斗系統起步雖然比美國GPS晚了20年,卻以“后起之秀”的強勁勢頭迎頭追趕。
一、北斗導航發展戰略
1、北斗的發展目標
其實眾所周知,北斗系統是按照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八字方針”——“質量、安全、應用、效益”的總要求,總體訴求是建設“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益”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滿足國家經濟安全,社會發展、信息化建設,特別是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訴求?;镜脑瓌t也是八個字“開放、自主、兼容、漸進”。“開放”是將為用戶提供免費高質量的開放服務,歡迎全世界的用戶使用北斗系統,這也是目前聯合國確定的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共同的一個宣示。“自主”盡管我們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但是作為北斗來說,首先要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發展運行的系統。“兼容”就是實現與其他幾個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與互操作,兼容與互操作可以給各個系統的用戶帶來價值。“漸進”就是北斗系統將依據我們技術和經濟的實際,循序漸進的發展,北斗系統整個發展的歷程,也證實了這一點是非常正確的。
2、北斗的發展步驟
北斗是按三步走的發展步驟,歸納起來就是先區域后全球,先有源后無源的發展。發展道路是突出區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
三步走的發展第一步,在2000年的時候已經實現了,也就是實現了一個區域有源的系統,解決了中國人衛星導航有無的問題。而且也是在全球第三個能夠實現獨立的衛星導航的系統。
現在正在接近完成系統建設的第二步,也就是現在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截至2012年9月19日,我們發射了北斗第14、15顆衛星,使得中國現在帶軌的衛星已經達到13顆,2012年底之前發射最后一顆北斗區域系統的主網衛星,使得整個系統建設在2012年底進行正式運營投入。
第三步,將繼續發展北斗全球系統,使得北斗能夠在2020年提供全球的無源服務,這樣的服務不僅我們可以達到美國GPS為代表的全球性的服務,而且會使得兼容互操作的服務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感受??傮w思路就是在現有區域服務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空間星座,逐步提高空間信號的精度,終端多徑抑制能力,進一步提高整個系統的可用性、連續性和完好性,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高質量的服務。
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這樣的目標,加強總體設計,通過提升衛星性能和管理水平,倡導全球衛星導航的兼容互操作,進一步加大服務覆蓋區域,提升區域的服務能力,特別是完善服務信號,促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共同發展。我們整個星座的建設,2012年已經發射了6顆衛星。系統的測試情況,在2011年年底之前,我們在基本系統建設的基礎上,在系統試運行前期上,開展了大量的用戶測試,眾多的國內廠家,在各種平臺上,進行了試用,涉及到的終端當時達到290臺。整個系統測試形成橫跨17個省市和我國主要的海域,最南在南極的中山站也進行了測試。
動態的范圍和高度,都進行了相關的測試。實際上為什么強調這個動態范圍和高度?現在GPS的使用,在相當程度上對高度和速度在國外使用是有很多限制的。整個試驗的數據在當時已經超過一萬小時,系統性能,當時試用表明是能夠滿足試運行的要求。2011年12月27日,我們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北斗系統的部門文件,正式宣布提供試運行服務。試運行服務以來,接近九個多月的時間,整個系統的運行是穩定的,隨著主網衛星的不斷增加,空間星座性能得到明顯改善,用戶感到在導航定位方面的性能獲得明顯提升。當前北斗系統可以提供的性能,已經從我們試運行時提出的指標,又有了進一步提高,服務區覆蓋到東經55度到180度,南緯、北緯55度之間,定位精度平面是10米,高程是15米,測速0.2米,授時10米,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測試都優于這樣的指標。
二、北斗導航建設目標
北斗系統建設和應用是國家、軍隊相關部門共同推動的,通過引領帶動,做好起步開局,夯實基礎,引導示范。工作的目標是,2015年之前,使衛星導航芯片等核心技術性能接近同期國際主流產品的技術水平。在氣象、電力、交通、通信等關鍵行業實現規?;瘧?。2020年前,基本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產業體系,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大力提升北斗應用的規?;健?/p>
1、總體思路
總體思路:一個是建用統籌,在2012年年底主要是解決建用相長的思路。遵循市場和產業化特點和規律,突出“兩個重點”,抓好“五個支撐”。“兩個重點”一個是芯片模塊,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升北斗芯片模塊研發和技術水平,重點是為北斗示范應用和規?;茝V提供成熟可靠的核心產品。第二個重點就是應用和示范,在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經濟發展,包括行業和區域進行應用示范。
“五個支撐”中第一個是總體設計,尤其在應用和產業化方面,確確實實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共同形成一個頂層的規劃。第二個就是政策法規,這里面就是有一些顯性政策法規,也必須做一些隱性的政策法規,我們把它結合起來。第三個就是標準化工作,目前已經即將成立全國北斗衛星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一步健全北斗的標準體系,積極推進北斗融入國際民航、海事、3GPP等國際組織。四是對外宣傳,我們已經設立了新聞發言人,建設了北斗網站,主辦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發布了北斗白皮書,通過宣傳體系的建設,把北斗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擴大。第五是知識產權,通過產業聯盟等各種形式來建立北斗的專利池,來保護這方面的技術發展。
2、主要措施
第一是集中安排了北斗芯片模塊的實物招標,我們現在是通過統一的指標目標要求,通過分階段,通過快速提高北斗芯片水平這樣的要求,采取在全國范圍內實物招標,動態的排位,全程透明的競爭,來遴選國內優勢團隊組織研發北斗的芯片模塊,現在已經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第二是聯合國家相關行業和地方主管部門開展北斗應用示范,尤其是發揮我們方方面面的用戶職能,把示范項目和行業的規劃,行業的經費資源,行業全面推廣的方案,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進行捆綁,進行行業示范,以此來帶動全行業的應用。
第三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建設地基增強網,中國位置網提升用戶客戶端北斗導航定位性能,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創新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模式,全面推動行業的新型服務業的發展。
在芯片模塊方面,我們去年一年在基帶芯片上,幾乎現在排在前五六名的廠家,每個產品都有若干指標達到或者接近國際現代主流產品,而且在實際應用當中,整體的體檢性能去年一年提高的非常快。在行業里面,交通運輸、氣象、政務車、高精度等方面已經有了非常好的示范。在交通部、國家氣象局、廣東省一些示范項目現在也開始實施,農業部的漁業領域,林業、上海市、長三角、公安、民政、電力、國土、民航等行業的示范,包括湖南、河北、四川、新疆等區域示范也在抓緊推進。北斗地基增強網初步驗證表明,我們北斗通過地基增強以后,它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2米以內,中國位置網已經完成方案設計。
標準化工作我們已經進入到國際民航組織的計劃,預期在2015年前能夠進入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提供相關的區域服務。在海事方面,北斗現在正在逐步加入海事服務的標準,北斗標準化委員會目前已經進入公示階段。
三、北斗導航未來思考
現在大家非常關心北斗的應用推廣和產業,目前北斗產業的發展處于成長的關鍵轉折和轉型期。需要思考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基礎產品
基礎產品,尤其是芯片,北斗導航在迅速成長的過程當中,如何能夠在面臨GPS挑戰的情況下,能夠有一個非常好的突破,這里面我們非常呼吁我們國家的綜合部門,一些行業,我們的企業,包括我們的金融界,如何運用中國人的智慧和技術上的實力,來打造出北斗芯片的成熟度,快速的進入這個市場,這個是我們現在面臨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2、與GPS的競爭
目前和GPS的競爭,不單是北斗簡單的芯片在終端領域的競爭,還要打破現在GPS應用設置的這種思維框架,要把北斗的一些獨特的優勢,以及相關產業、相關行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一些新的、與GPS能夠競爭的優勢,這也需要北斗企業在這方面與政府部門配合,能夠對此有所創新、有所創造。
3、找準用戶需求
北斗產業不單是一個簡單的芯片產業、一個終端產業。因為單個的芯片產業或終端產業只是一個“一”,后面能夠有多少個“零”,則主要取決于全社會參與北斗產業的企業家及政府部門,能不能夠找到北斗應用的真實、真正需求,以及為用戶創造更實際的價值,在此過程當中,能夠找到降低北斗產業和用戶使用成本的途徑,這些都需要政府部門及運營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北斗應用推廣和產業才會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前景,大家才可以在未來的蛋糕里各得其所。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