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將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紀,如何發揮智能交通的科技作用,緩解日益加劇的城市交通擁堵頑疾,成為關系經濟和交通發展的重要課題。今年十一和中秋雙節同臨,巨大的人員出行給交通帶來不少壓力。智能交通將如何傾力?7月份出臺的智能交通發展戰略給行業發展帶來政策支持,嵌入式車牌識別充當技術動力,行業應用將是智能交通發展的最終目的。
政策支持:智能交通發展戰略出爐
7月底中國交通運輸部發布了《交通運輸行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以下簡稱《戰略》),為未來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技術的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2010年的水平,在交通信息采集、交通數據處理、城市交通信號控制、集裝箱運輸、港口自動化等方面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主要智能交通技術及裝備、應用軟件和控制軟件的自主開發和規模應用。
《戰略》中還提出至2015年,結合“公交都市”建設,在30個左右大中城市示范建設智能化公交管理與服務系統,車載調度裝備平均普及率達80%;至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與服務;至2015年,在5個左右特大城市或大城市,開展城市交通運行協調管理與服務系統的示范建設。至2020年,在有條件的大中城市進行推廣建設,城市交通整體運行效率得到較大提升;至2015年,在全國10個左右綜合樞紐示范建設協同管理與服務體系;至2020年,在全國大中城市推廣應用綜合客運樞紐協同管理與服務體系。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到,完善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設的步伐已經變得越來越快。智能交通作為安防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很多地方都離不開安防設備,所涉及的部分包括交通信息采集系統,如車輛通行電子信息卡、道路視頻監控、智能卡口、紅外雷達檢測器、線圈檢測器等;信息處理分析系統如信息服務器、GIS應用系統、車牌分析識別系統;信息發布系統如車載終端、大屏顯示設備等。其中在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系統方面,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靜態交通探測方式,主要是利用位置固定的定點檢測器或攝像機(電子卡口);另一種是動態交通探測方式。
技術領銜:智能交通體系核心車牌照自動識別技術
車牌號是車輛的唯一識別,已經成為智能交通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如在小區物業停車場、酒店賓館、大廈出入口等重要的公共場所,對每一輛進出車輛進行記錄十分必要。文通嵌入式車牌識別核心的推出將引領了未來車牌識別技術的發展方向,勢必將成為智能交通發展的新趨勢。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嵌入式車牌識別核心運行穩定不干擾用戶,支持藍牌、黃牌、警車牌照、軍車牌照、使館車牌照及個性化車牌等各種牌照種類,可以在電子警察、治安卡口、高速收費站、停車場出入口等方面投入應用,全面提高車牌識別和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并最終使得車輛的信息化監管成為現實,在交通監視和道路安全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據了解,嵌入式車牌識別核心是一種全新概念的車牌照自動識別產品。它采用“一步式”影像數據采集技術,純C語言編寫,可跨平臺應用并實現一站式工作,在相機中完成識別、輸出等,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節省車牌識別和輸出的時間,節省工作成本。另外其支持所有TI達芬奇系列的芯片,識別速度快、具有與PC版相同的識別率,標清圖片可達20ms,高清圖片130萬像素全圖可達35ms,200萬像素可達40ms,500萬像素可達200ms,畫區域識別時間可達25ms,而識別車牌像素寬度能達到80-400之間。
解決方案:智能交通優化我們的出行方式
在全球范圍內,交通行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左右,而且預計這一比例還會提高。交通堵塞日益嚴重,排放量持續升高,僅僅依靠新的基礎設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將基于ICT的創新應用于空中、水上、公路和鐵路等交通方式,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優化我們的出行方式,讓交通變得更清潔、安全和順暢。
智能交通帶來了效率的提高,例如,它減少了出行時間、監控交通物流和路徑流量的計量。它還提供支持電動汽車所必須的網絡。移動寬帶通信聯網使得收集匯總車輛信息和大規模區域內大量汽車的信息成為可能。這樣的聯網可以提高安全和性能購物(skyky.cn),并且可防止機動車駕駛員迷路、避免交通堵塞或錯過車輛保養情況的發生,從而改善駕駛體驗。
交通堵塞每年給歐盟各國造成損失約1,000億歐元,大約相當于其GDP的1%。優化線路和速度的交通管理應用軟件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6%,節省160億歐元。現代車輛配有數百個車載傳感器和制動器來測量輪胎壓力、水壓等指標。但是,由于缺少遠程連接無法進行機對機通信,造成這些信息的使用很有限。信息只有經過正確處理才有價值。
交通解決方案
碳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它包括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有網絡會議、多模式出行規劃助手、多人合用汽車/拼車工具等。
聯網汽車:移動系統通知駕駛員最新線路、道路障礙物和天氣預報、電動汽車的電池狀態等。
電話服務:碰撞通知服務以及交通危險報警移動系統。
電動汽車充電:作為斯德哥爾摩皇家海港區項目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一原型車已經開發成功。
為智能交通系統設立行業標準是能否大規模部署的一個障礙,需要跨行業合作快遞之家。通過地球研究所召開的可持續機動性圓桌會議,探索現代通訊、能源和交通技術如何幫助創新汽車,為人們創造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行。
結語: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機動車駕駛人達2.47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86億人,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2011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8個領域(交通指揮類系統與設備、電子員警系統與設備、交通視頻監控系統與設備、卡口系統與設備、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與設備、智能公交系統與設備、交通信息采集發布系統與設備、GPS與警用系統與設備)總規模達到131.4億元,同比增長31.1%,年增長率創歷史新高。
數據如此巨大,可見智能交通未來發展潛力之寬。智能交通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張,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也會迎來更大的機遇。行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實際,推動社會的進步。“雙節”即將來臨,我們期待智能交通在實際應用中的更好表現。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