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為車聯網奠定技術基礎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正在快速增加,據權威機構預測,2013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服務用戶的數量將增長到17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5.64億。
“物聯網”概念在1999年被提出,是指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在這個網絡中,物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車聯網是綜合現有的電子信息技術,將每輛汽車作為一個信息源,通過無線通信手段連接到網絡中。快速發展的物聯網為車聯網的應用提供了支撐基礎。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認為,移動互聯網創造了全新的商業環境,為車聯網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正進入推動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的階段,作為融合產物的車聯網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強調,汽車企業作為車聯網發展的原生動力,要將曾經單純面向車主的設計和銷售理念,轉變為同時面向公共安全與交通服務。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認為,當前,汽車行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車聯網對汽車行業轉型升級非常重要。車是非常好的物聯網應用載體,車聯網是推動物聯網最有基礎、最能產生效益創新的事物。
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擴大,我國正在步入汽車社會,與汽車相關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也日益凸顯,其中汽車與道路、汽車與環境、汽車與能源、汽車與行人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這些都表明我國車聯網市場蘊含著巨大空間。有關專家表示,車聯網未來將形成巨大產業鏈,而智能交通將是產業鏈中的重要據點。
車聯網將形成一個巨型產業
車聯網是物聯網在汽車領域的一個細分應用,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向業務實質和縱深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未來信息通信、環保、節能、安全等發展的融合性技術。說得通俗一點,車聯網是指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設備等交互連接,實現車輛與網絡互通的移動通信系統,實現真正的智能、安全駕駛。
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協商打造車聯網,并在上海浦東新區的3萬輛公交車上進行試驗。另外,著手先期在危險化學品運輸車上進行試運行。這是基于北斗衛星的GPS高精度定位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遠程監控技術、車輛診斷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危險品運輸事故模型技術,建立一套危險化學品運輸智能檢測平臺。對危險品車輛裝車、在途運輸和客戶庫區卸貨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何積豐強調,這是對車、對人、對路的整體監控。
車聯網一旦形成,所產生和帶動的產業價值也極其可觀。車聯網信息服務產業鏈上,不僅有汽車制造商、遠程服務提供商、移動服務提供商、網絡設備提供商、IT平臺提供商等,還有與之相關聯的交通指揮、醫療、消防、警務等社會公共服務部門。
車聯網給了大家美好的聯想,除了整車生產商,零部件和經銷商乃至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積極響應,以致概念剛推出兩年,就形成了一個車聯網生態圈。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