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服務和應用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細化,再加上前裝和后裝的長期博弈,服務和應用會慢慢地形成分水嶺。涉及駕駛安全與救助及與車本身密切相關的服務會偏向前裝,由車廠主導;而偏重信息娛樂、導航和便捷創新的應用和服務會由第三方主導。
以此推斷,未來廣義上的車聯網訪問終端會產生三個分支,分別是汽車本身、專用車載終端和智能手機,這三種“終端”與汽車本身的關聯性依次減弱,而且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并存。
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子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汽車制造商們能夠把車聯網的功能逐步嵌入到汽車的設計里,使之融為一體。同時,專用終端產品會在車聯網發展初期大放異彩,前裝用來培養用戶習慣,后裝用來豐富用戶體驗。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會讓汽車消費者更容易地接觸到車聯網,并借由LBS應用的日漸普及而與前兩者平分秋色。
其實對于車聯網而言,除了圍繞“人”的服務功能本身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環節,就是汽車本身。一切游離于汽車之外的功能和服務都很容易被汽車制造商邊緣化。因為車聯網的本質還是汽車,汽車就是“終端”。因此,車聯網服務提供商一定要懂車、了解汽車,在車載信息服務中推出與汽車緊密相關的功能,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區別其他競爭對手,立于不敗之地。
近一年以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以安吉星為代表的車廠把其車載信息服務擴展到了智能手機領域,即把原來基于安全與防護、遠程控制等與車密切相關的功能移植到了智能終端上。
最近,又有諸多車廠把車聯網搬到了手機上,比如歐寶汽車推出iPhone的應用OPCPowerApp,用來分析來自CAN的數據。該應用程序可以從蘋果的AppStore下載,價格0.79歐元。該應用將與歐寶緊湊型運動轎車雅特OPC全球首發時推出。其提供的樂趣不只是關掉引擎等功能,同時還可以獲取60種不同的數據,包括發動機增壓壓力,節氣門位置,橫向加速度或發動機扭矩等。
由此可見,這類與車密切相關的應用功能都離不開CAN,即汽車總線。而眾所周知,CAN被各個車廠自己控制著,后裝市場領域的玩家很難主導和介入。看上去,好像沒有別的辦法了。其實不然,若要獲得汽車的信息,CAN并不是唯一的突破口。
用戶通過訪問智能手機上的“汽車體檢”應用,不僅能對汽車的車況進行掃描評估、故障掃描、油耗監測,還能對行車數據進行分析;同時還提供了駕車常用功能:行車通信管理、違章查詢、保險報價等功能。
由于這些數據是由OBD設備實時采集并上傳到云平臺之上的,平均每輛車一天的上傳數據量為50M,因此可以增加電信運營商3G網絡的數據流量使用,從而為通過電信運營商的推廣和市場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該功能可以衍生出針對不同領域的車聯網行業應用。
比如PAYD保險服務和車隊管理。以車隊管理為例,綜合一定時間(日/周/月)汽車駕駛狀況,如里程、油耗、行車時間等等,讓物流公司、租車公司對用車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同時,里程統計+油耗分析,助力企業最優化車輛管理,參考真實的數據,審核用車申請,合理安排行程,節約能源。
由此可見,通過定制終端設備采樣ECU(汽車自動控制系統)汽車數據已經是可行的后裝產品方案,隨著采樣技術的多樣化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和“車”密切相關的車聯網服務出現在后裝市場和移動互聯網領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