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講,使用公眾公司一款停車寶的App,就能實現自助停車、自助繳費,推廣時期,停車費減半,省時省力,應該有足夠的吸引力。然而,這一措施實施兩年來,停車寶使用者寥寥,亂收費現象卻有增無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市民黃女士在手機上安裝了“公眾停車寶”App,利用手機不僅可以自助停車,而且還能自助繳費。前一段時間,黃女士發現汕頭路、樂園道銀河購物中心對過、津塘路金地廣場旁邊,以及永安道河西區公積金中心的很多路邊停車場都不能使用這個軟件了。“遇到這種情況只能直接交現金。”
有記者走訪了天津市河東、河西、紅橋、西青多個公眾停車場,發現確實如黃女士所說,在很多車場停車都不能使用停車寶。
1
什么是“公眾停車寶”?
“公眾停車寶”是一款手機軟件,作為智慧泊車的載體,在2016年3月正式上線。其原理就是通過4G信號,與道路泊位上的地磁釘相連。車主停車入位后,輸入車輛牌照號、地面上的泊位號碼,地磁釘將自動記錄車輛駛入和駛離時間,并且進行線上自助繳費。市民使用停車寶軟件,還可以查找附近停車場并導航前往。這種自助停車、自助繳費的模式,可以極大減少車場運營公司的人力成本,提高停車效率。
作為天津市公交集團出資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公眾公司于2015年,通過招投標方式,取得天津市市內六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42810個道路停車泊位經營權。組建之初,公眾公司就提出要運用“互聯網+停車”技術,解決“停車難、停車亂”的城市通病。
(圖片來源于網絡)
停車寶上線時,公眾公司實際管理泊位數為31562個,其中30000個停車泊位都已安裝地磁釘,所有安裝地磁釘的泊位都可以使用停車寶自助停車。
2
停車寶為何不能正常使用
停車寶上線以來,公眾公司以“自助停車5折優惠”、“贈送停車券”等方式大力推廣。然而兩年來,停車寶的注冊用戶只有4萬多,相比于全市200多萬駕駛員來說,使用者只有五十分之一。
究其原因,硬件損壞是一個重要因素。統計顯示,天津市道路停車場中因為電量不足、人為損壞、修路、大型車輛碾壓等問題導致地磁釘不能正常使用的車位數一度多達6000處,占比將近兩成。
而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停車寶的出現,關閉了駕駛員和管理員的議價空間。
目前,天津市道路停車泊位采取計時收費:一類地區每半小時4元、二類地區每半小時3元、三類地區每半小時1元。采用這樣的收費標準,目的在于通過提高停車的經濟成本,控制城區的總體交通流量。但無論是車主還是車場管理員,對于計時收費都不認可。
在現金交易時期,駕駛員和車場管理員經常在計時收費的基礎上商量一個中間價,駕駛員可以省點小錢,管理員也能撈點油水。但是使用停車寶后,系統將自動計時、自動結算,無論是駕駛員還是車場管理員,都沒有了好處。
結果,停車寶遭到冷遇,停車繳費重新回到現金交易模式,亂收費現象有增無減。
3
如何解決現有問題?
停車寶的出現,是天津市推進智慧停車進程中的有益嘗試。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智慧泊車,不僅可以遏制收費亂象,讓車場管理員不能損公肥私,更可以極大地提升停車效率、讓公共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但從停車寶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看,當務之急要解決好技術升級和加強管理的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首先是解決技術升級問題。公眾停車公司信息管理部部長梁嘉琪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引入 “高位視頻技術”。“所有的泊位線作為電子圍欄,有車輛駛入,攝像頭就對入場車輛進行拍照,進出場一共六張照片。用戶通過手機App綁定車輛信息,進行預繳費。車輛駛離后,后臺自動扣款。”留下人證物證,司機既無法逃避交費,也不可能再與管理員議價。
其次是嚴格管理問題。公眾公司法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秀娟表示,公司將對主動議價、未主動提供等額發票或電子發票打印憑證、在非公眾公司所屬停車場從事經營服務行為、持有或使用非公眾票據、收入未足額上繳等涉及車場管理員的違規行為進行嚴格管理,一經查證,將予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
4
智慧停車進程
目前,北京、廣州正在通過配套法規條例的制訂和完善來推進智慧泊車。
•2018年 5月1號,《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正式實施。
•2018年10月1號,《廣州市停車場條例》也將施行。
一南一北兩大核心城市,共同推動中國停車立法進入新階段。
(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進智慧泊車、不但需要車主的認同和接受,更要有多部門的支持配合。南開大學交通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劉維林建議:“政府需要整合目前城市分散的停車信息資源,使用戶通過一個App或者一個平臺的接入,很方便地實現停車信息的查詢和搜集,更加方便地去利用這些停車資源;再有呢,需要結合地方的立法工作,將逃費行為納入到個人誠信體系。多措并舉,才能更好地推動智慧停車發展。”
根據天津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287.75萬輛。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長,停車難問題將更加突出。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云計算打造的智慧泊車。正是高效利用公共資源、解決城市難題的必由之路。
從長遠來看,智慧泊車的應用不僅能夠帶來良好的停車體驗和更高的停車效率,更能為政府調整交通規劃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最終受惠的是廣大市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