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在湖北遠安開至宜昌的客運班車上,客車司機張師傅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犯困、迷糊的狀態,屬于疲勞駕駛,帶來很大安全隱患,所幸這一幕被湖北省最近啟用的人臉識別監控系統檢測到,并及時進行了處置。
駕駛員張師傅說:“剛開始是滴滴的報警,緊接著語音提示請注意駕駛,相隔不到一分鐘,提示請靠邊停車,同時手機電話就響起了,交管要求將乘客轉移,落地休息”,針對此套人臉識別智能監控系統司機們反映其靈敏度非常高,沒有地方可以逃避。
據悉,這套監控技術運用人臉識別技術,智能分析駕駛員是否存在不當行為,記者從遠安縣交通監控中心看到,一輛車上有5個監控角度,除了常規的監控駕駛室,車內,車門,道路以外,還多了一個監控駕駛員面部情況。
記者選擇了停放在停車場的客運車,請司機模擬違章行為,人臉識別監控系統能自動識別并向司機發出提示,系統在向司機提示的同時,自動向監控中心報警,而監控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在必要時聯系司機所在的公司和交管部門使其停止違章行為,從而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該系統運用人臉識別技術智能分析判斷駕駛員是否存在違規行為,將交通事故事后追責變為事前防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