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點上,北上廣三個重點城市啟動較早,為其他二、三線城市樹立了標桿。據了解,上海市已經發布了《關于促進本市停車資源共享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政府機關、醫院和高校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保障內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應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率先落實停車共享責任。根據計劃,上海將建50個“共享停車”示范點。
2017年,北京市人大審議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則提出,個人或單位可以開展停車位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場管理單位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并為其提供便利。居住小區在滿足本小區居民停車需要的情況下,可將配建的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
廣州也已于去年8月將《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草案)》在網上進行了聽證。《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草案)》提出,鼓勵住宅停車場在滿足本住宅區居民停車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將自用停車場向社會開放。
雖然北上廣三地已經在政策上鼓勵這種資源合理化配置方案,但是政策從落地到實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最大的問題來自于安全問題,許多公司或者政府機關都有特殊的安保設置,如果開放停車位,顯然會額外增加安保成本。而對居住小區來說,允許外來車輛進入小區對居民首先是一種安全威脅;其次,當居住本小區的居民下班回家遇到自己的固定車位被錯峰停車的車輛所占據時,又能通過何種渠道維權?
所以,共享停車的愿景雖然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有很多困難。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現在對共享經濟認可,在加上整個停車市場逐漸成熟和規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互聯網思維”來打造共享停車生態圈,目前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一些企業已經在手機APP客戶端上植入停車軟件,相信在2018年會帶來一個行業的巨變,以共享停車為基準點,對整個停車行業有著前所未有的突破。
行業專家則表示,共享車位既能解決百姓停車難題,又可以讓擁有車位無需全天使用的業主帶來收益,共享停車APP研發企業盈利,還緩解了城區交通頑疾,也能幫助交通管理機關對車輛停放有序管理,一舉多得,目前在交警的推動下,在新都心商圈共享停車APP研發企業已經和多家物業聯盟建立合作關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