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智能交通市場熱點大盤點
2017-01-19 13:31:44 來源:中國智能交通 丁兆威責任編輯:
摘要:2016年智能交通行業社會關注度持續上升、熱點不斷,行業景氣度始終維持在高位。 那么2016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都有哪些重要事件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做一次全面盤點。
翻去2016年最后一頁日歷,迎來嶄新的2017年。
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2016年許多行業都出現不景氣,不少企業甚至出現效益下滑。但是,對智能交通行業而言,過去的一年可以用“輝煌”來形容。
2016年智能交通行業社會關注度持續上升、熱點不斷,行業景氣度始終維持在高位。
那么2016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都發生了哪里變化?都有哪些重要事件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銘記?
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梳理一下,做一次全面盤點。
熱點一 :發改委、交通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
為促進交通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交通智能化發展,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8月5日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 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這是我國第一次就智能交通發布的總體框架和實施方案,體現了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我國未來ITS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我國ITS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方案》還列出了27項“互聯網+”便捷交通重點示范項目,分別有7個基礎設施、13個功能應用、1個線上線下對接、3個政企合作、1個交通新業態和2個典型城市項目。27個示范項目中,將是未來五到十年我國智能交通建設的重點項目。
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的推動下,我國智能交通將真正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圍繞智能交通應用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為相關行業帶來千億元市場商機,并將催生出50億甚至100億體量級的企業。
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我國智能交通將真正邁入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階段。
熱點二:網約車取得合法地位,多個城市細則過嚴引爭議
7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外公布,網約車的合法地位正式獲得明確。《管理暫行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網約車法規。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明確出租汽車行業定位等,全面提出了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則專門就網約車的管理和運營作了規定。
方案同時還規定,網約車實行“一城一策”。此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細則,一些城市因細則過于嚴苛,引起不小的爭議。
截至2016年12月30日,全國共有42個城市正式發布了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140余個城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不久將正式發布實施。
熱點三: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11月8日至9日在上海召開。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黃明在會上強調,要創新理念,深化科技應用,堅持安全與暢通并重,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水平。
黃明回顧了30年來道路交通發展歷程:1986年10月國務院決定改革道路交通管理體制,由公安機關負責城鄉道路交通統一管理,到現在已30年。這期間,我國道路交通快速發展,1986年到2015年,全國公路通車里程、機動車和駕駛人數量分別增長了3.75倍、33倍、26倍,截至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8億輛,其中汽車為1.9億輛,駕駛人達到3.5億人,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汽車增速、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黃明指出,目前,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城市規模急劇擴張、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小汽車爆發式增長,城市交通擁堵成為常態,面對城市發展新形勢、城市工作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與時俱進、統籌協調,堅持公路安全與城市暢通并重,努力創造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交通環境。要以精細管理挖掘巨大潛力,不斷優化交通設施、交通組織和城市路網,推進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細化。要加強統籌協調,推動供需平衡,推動科學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構建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和重視解決城市停車問題。
他透露,12月1日公安部將在上海、南京、無錫、濟南、深圳5個城市試點發放新能源汽車號牌,同步試點統一的號牌選號系統,明年適時推出機動車跨省異地檢驗等改革措施。
熱點四:世界交通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7月11日-15日,第十四屆世界交通大會在上海同濟大學召開,這是世界交通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150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交通領域專家學者,其中,逾三分之二與會者來自海外。
本屆大會設置了“綜合交通運輸”、“貨運和物流”、“交通運行、管理和控制”、“行為與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經濟與財政”、“交通、土地使用與可持續發展”、“交通規劃與政策”、“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交通”等八大議題,緊緊圍繞當前全球交通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前沿技術進行了探討,共舉行了近300場學術報告會、學術壁報會和20-30場的專題研討會。
世界交通大會是由世界交通研究會主辦的全球性學術交流會議,自1977年開始每三年在世界范圍內選擇那些在交通科學研究、技術進步、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特點的國家舉辦,旨在為全球交通領域的研究者、管理者、決策者和教育者提供多領域、跨學科的交流平臺。
熱點五:ETCP獲15.5億元B輪融資,再創停車類創業公司融資神話
2016年8月1日,ETCP與萬達飛凡達成戰略合作,并宣布完成B輪融資。10月,ETCP創始人/董事長譚龍對外公布,此次融資數額15.5億元。這是繼2015年6月ETCP一舉拿到5200萬美元A輪融資并創下停車類創業公司最大單筆融資之后創造的又一次融資神話。
ETCP透露,繼B輪融資之后,ETCP還將再獲B+輪融資。在智慧停車行業遭遇資本寒冬、整個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如此高額且頻繁的融資消息,讓ETCP再次成為整個智慧停車乃至出行行業的關注焦點。
譚龍表示:國內從事智慧停車的公司大概有一兩百家,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獨立公司能夠達到ETCP十分之一的規模。
A輪完成5200萬美元融資,已經是整個行業融資的幾倍。A輪加上這次B輪, ETCP累計融資近20億人民幣,從而堅實地奠定了ETCP的行業龍頭地位。
在2016年6月舉行的智慧停車行業大佬云集的“2016第二屆中國云停車產業發展論壇”上,ETCP董事長譚龍就“兩年后誰將坐穩中國智慧停車行業的頭把交椅?”信心滿滿地向另一家智慧停車龍頭企業廣東安居寶副總經理黃小金當場發起賭約:賭金1000萬元人民幣。
除ETCP外,2016年杭州立方控股、停簡單、停車百事通、喜泊客等也都獲得了不菲的融資。云停車市場再升溫。
熱點六:首批汽車電子標識開始在無錫、深圳試點安裝應用
1月20日,全國首批汽車電子標識開始在無錫市安裝啟用,并在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舉行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長君將全國首枚符合國標的汽車電子標識交給無錫市副市長曹佳中。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部分警車、出租車上進行了汽車電子標識現場安裝,并立即上路試運行和識讀。
按照計劃,無錫市計劃2016年上半年完成10萬枚汽車電子標識的安裝和100處識讀基站的建設,并全面測試和評估汽車電子標識、讀寫設備和相關應用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為下一步京津冀汽車電子標識先行先試及全國大范圍推廣應用打下基礎。
2月26日,深圳市正式啟動汽車電子標識安裝和應用工作。深圳市交警局局長徐煒表示,此次將率先在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校車、客運車輛以及需要辦理道路通行證的車輛上開展示范應用,計劃于4月30日前分批完成20萬輛車輛的免費安裝工作。
12月21日,深圳市交警局聯合市交委基本完成了全市近1.7萬輛出租車汽車電子標識的安裝工作。市交警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對未按規定安裝汽車電子標識以及破壞拆除汽車電子標識的出租車罰款500元。
這標志著,全國汽車電子標識試點進程正在加快。
熱點七:智能交通企業扎堆登陸新三板
2016年,新三板仿佛對智能交通企業偏愛有加,智能交通企業登陸新三板的新聞此起彼伏。1月15日,江蘇金曉電子新三板掛牌;1月28日,深圳易流科技新三板掛牌;1月29日,南京賽康交通新三板掛牌;2月1日,山東安之暢新三板掛牌;2月17日,深圳久通物聯新三板掛牌;2月18日,吉林寰旗科技新三板掛牌;4月15日消息,安徽三聯交通新三板掛牌;8月5日,貴州高速集團旗下子公司道坦坦新三板掛牌。同日,北京恒達時訊新三板掛牌;8月18日,北京奇華智慧交通新三板掛牌;9月22日中興通訊旗下中興軟創新三板掛牌;10月17日,深圳惟新科技新三板掛牌;10月18日,北京文安智能新三板掛牌;10月27日,廣東振業優控新三板掛牌;11月9日,廣東賽達交通新三板掛牌;11月17日,杭州誠道科技新三板掛牌;11月25日,惠州凱越新三板掛牌;11月28日,武漢經緯視通掛牌新三板;11月30日,三寶科技核心子公司——南京城市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掛牌;12月9日,艾迪艾思掛牌新三板……
2016年,企業新三板上市速度不斷加快,門檻也越來越低,有些掛牌企業利潤甚至只有幾十萬。以至于有人驚呼:新三板太濫了。11月2日,國內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智能交通企業武漢中科通達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出停牌公告,成為首家自愿從新三板退市的智能交通企業。新三板似乎已是亂象叢生,非議多多。
但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巨頭卻十分看好并大手筆布局新三板,如中興通訊,除了將旗下業務直接分拆掛牌新三板外,還通過旗下的投資公司悄然投資三聯交通等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目前,旗下中興軟創和中興新地已經成功登陸新三板,而中興物聯、上海中興和中興智能等三家公司也正在審核中。
主板上市難度大,因此選擇門檻相對較低的新三板,對小企業而言是不錯的選擇,但對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而言,則是無奈的選擇。
熱點八:交通部《交通一卡通移動支付技術規范》7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由交通運輸部發布的《交通一卡通移動支付技術規范》8項行業標準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交通運輸行業的移動支付技術標準規范,意味著從2016年7月1日起移動支付在交通一卡通行業應用將有統一的技術和應用規范,有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加快實現互聯互通。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600多個城市中,460個城市已建立了不同規模的一卡通系統,其中僅北京、上海、深圳等幾十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實現刷手機,且整體而言交通一卡通的移動支付用戶數量以及用戶粘度都并不高,移動支付在交通支付領域的便捷性與交互性等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
熱點九:智能交通行業悄然掀起并購潮
6月24日,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簽訂《關于轉讓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84.86%股權之股權轉讓協議》,7月25日完成股權交割,高新興以1.484億元價格受讓中興智聯84.86%股權,中興智聯成為高新興控股子公司。
8月31日,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擬出資7696萬元,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的方式,取得廣東方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11月28日,宇視科技與北京千方科技集團簽署股份轉換協議,進行股份轉換與重組。股份轉換后,宇視仍然堅持原有的業務發展方向、戰略、團隊獨立運作,不發生任何改變。此次合作,在安防和智通交通兩個行業引起極大震動。
12月3日,航天科工一院并購江蘇大為科技。航天科工一院以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采取受讓+增資的方式成為大為科技的第一大股東。
大為科技主要從事城市智能交通、軌道交通、城市隧道及管廊綜合監控、建筑智能化、信息系統集成和行業應用軟件開發等業務領域。
這表明,智能交通行業的并購潮正在涌起,智能交通行業也開始進入資本整合階段。
熱點十:滴滴出行宣布收購優步中國,被質疑市場壟斷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據悉,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滴滴和優步中國,是中國網約車市場上的兩個最強勁因而也是相互威脅力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名副其實的“冤家”。網約車合法化的“靴子”剛一落地,這兩個“死對頭”就以最快的速度聯姻。可見網約車合法化,對網約車市場的推動和積極影響。
但很快,二者的聯姻便引起行業的極大爭議。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只要份額超過50%就構成市場壟斷。數據顯示,滴滴和優步中國合并后在專車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0%以上,可以說是絕對的壟斷。因此,質疑聲不斷,市場一片擔憂。
熱點十一:共享單車上演資本瘋狂戰
2016年,資本進入共享單車市場的熱情遠遠超過網約車和云停車,令人瞠目!OFO、摩拜單車、小鳴單車等17家玩家,上演融資和跑馬圈地戰。截止12月20日,摩拜、OFO、小鳴、優拜4家共享單車平臺累計完成了15輪融資。
共享單車出行方式受到了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OFO和摩拜單車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都能達到1萬到10萬不等,甚至10萬+的文章。由此可見共享單車的社會關注度。
在36氪發布的《2016年氪估值排行榜TOP200》,OFO和摩拜單車榜上有名,OFO排名74位,估值65億元人民幣;摩拜單車排名79位,估值62億元人民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享單車市場共有17家玩家、20+投資機構、18億元現金、10座城市、30萬輛單車規模。
由于進入門檻不高,目前共享單車明顯呈現資源驅動和資本驅動的模式,各玩家基本都處于燒錢階段,還沒有出現好的盈利模式。
熱點十二:2016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名單權威發布,89家企業躋身億元陣營
在2016第五屆深圳國際智能交通與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展覽會上,“2016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名單”權威發布,89家智能交通企業躋身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比上年增加16家。純智能交通業務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不足10家。
從名單可以看出,目前國內智能交通行業進入億元陣營的企業主要仍集中在綜合城市智能交通領域。由此可以看出,綜合性城市智能交通企業仍是目前市場的主導。
89家企業中,上市公司有34家(包括新三板),已經形成初具規模的智能交通“上市部落”。另外還有多家企業正準備上市或即將上市。
從地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產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山東等省市,已經形成“京津圈”、“珠三角圈”、“長三角圈”三大商圈,并形成廣東軍團、北京軍團、江蘇軍團、浙江軍團、上海軍團、安徽軍團、山東軍團等“七大軍團”。
億元陣營名單中,廣東占35家,居首位。其次是北京16家,江蘇12家,浙江7家,上海5家,安徽5家。如果以城市劃分,深圳億元級智能交通企業共24家,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16家,廣州11家,南京7家,杭州6家,上海5家,合肥4家。
熱點十三: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舉行
12月11日,備受關注的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進行最后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創新、創業、創客三場比賽的一二三等獎全部決出。12月12日,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大會。
此次大賽由交通運輸部批準,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中國交通報社主辦,分為創新、創業、創客三項賽事,獲獎項目將獲得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機會。本屆大賽歷時4個月,共有包括35所大專院校、10多個道路運輸百強企業在內1026個項目報名參賽,覆蓋全國25個省市,項目涉及50多個細分領域,可謂影響深遠,多項活動都超出預定規模。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玉賀等出席了頒獎大會,充分肯定了本屆大賽參賽項目的水平。
頒獎大會上,來自廣東、江蘇、云南、貴州、西藏等15個省區發布協同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計劃,共同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走在了最前列,互聯網+交通運輸極大地豐富了萬眾創新的內涵,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互聯網+交通運輸”已經成為驅動交通運輸行業創新發展的巨大引擎,并將掀起交通運輸行業新一輪的創新熱潮。
大賽促進了交通運輸觀念技術創新和項目落地。主辦方表示,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下,將努力把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打造成為驅動交通運輸行業創新的國家級重要平臺。
熱點十四:第十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在重慶成功召開
11月16-18日,2016‵第十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在重慶召開,本屆年會由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指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辦、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承辦。本屆年會主題“融合創新,推動ITS轉型升級”。
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重慶市副市長沐華平,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長君等智能交通領域相關領導、專家、企業高管等近1500名嘉賓出席年會。本屆年會包括高層論壇、全體大會及14場技術及產業論壇,會議規模達到智能交通年會的歷屆之最。
作為我國智能交通領域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強的綜合性行業交流活動,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已成功舉辦十屆。
汽車電子標識、車聯網、無人駕駛、大數據、人工智能成為本屆年會的熱點詞匯,折射出未來智能交通技術發展趨勢。
本屆年會的召開,為探索和推動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轉型升級,推進智能交通更好地發展和服務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熱點十五:四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智能交通上市部落再添新軍
4月21日,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證券簡稱:多倫科技;股票代碼:603528。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168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10月11日,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創業板,股票名稱:萬集科技;股票代碼:300552。近年,由于緊緊抓住了高速公路ETC電子不停車收費全國聯網的機遇,萬集科技累計銷售OBU約400萬片,市場占有率約16%。
10月12日,國內領先的智能車機信息系統研發與生產企業——深圳市路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陸A股市場,股票名稱:路暢科技,股票代碼:002813。
路暢科技主要從事北斗/GPS雙模智能車機產品、自主車聯網服務產品平臺。
11月17日,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上市,股票簡稱:蘇州科達,股票代碼:603660。此次將發行不超過6670萬股,預計募資達5.35億元。近年,蘇州科達智能交通業務獲得快速發展,在智能交通領域影響力不斷上升。
最近幾年,主板和創業板上市越來越難,四家公司上市實屬不易。他們的上市,必將為智能交通市場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熱點十六:2016第五屆深圳國際智能交通展覽會盛大舉行
6月17日-19日,第五屆深圳國際智能交通與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展會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指導,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深圳市智能交通行業協會主辦。本屆展會展覽面積22000平方米,近300家企業參展,共接待中外專業觀眾參觀30000人次。5000余種智能交通先進技術和產品在展會上集中展示,展出產品幾乎覆蓋智能交通各個領域,基本代表了當今智能交通行業最高技術水平。
展會同期,舉行了10余場論壇,參會嘉賓超過2000人。14個合作項目在展會上簽約,標志著深圳國際智能交通展的實效性大大增強。
人民網、新華網、中國交通報、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光明網、深圳特區報等80余家媒體,從不同角度對展會和相關活動進行了報道。
本屆展會堪稱是一屆推動交通管理創新和科技信息化應用的盛會,一屆推動中國城市智能交通發展的盛會。
熱點十七:格力欲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收購珠海銀隆一波三折
8 月25日,格力電器對外宣布,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0億元,格力將由借此收購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珠海銀隆是一家專門從事鋰電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以及智能電網調峰調頻系統的研產銷一體化企業,純電動客車年銷量全國排行第七。
不過,由董明珠領導和發起的這次收購很快被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否決。
此后,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不再兼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和格力電器董事長后,格力對銀隆的收購變得幾乎不可能。
12月15日,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董明珠個人、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5 家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 30 億元,獲得珠海銀隆 22.388% 的股權。
其中頗令人關注的是萬達集團和董明珠個人對珠海銀隆的增資入股。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直接表示,投資銀隆,一是因為萬達與格力是緊密型的合作伙伴,二是基于對董總(董明珠)的信任。而這也是萬達接近三十年來投資制造業的第一單。
從格力收購,到自己入股,從中可以看出董明珠是認準了新能源汽車產業。
熱點十八: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獲得突破
2016被媒體稱為“無人駕駛元年”,工信部、科技部都在力推無人駕駛。
7月,阿里巴巴表示,阿里巴巴互聯網汽車將協助公司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阿里巴巴與上海汽車集團聯手開發的汽車,裝配了YunOS操作系統。
在9月初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北汽新能源與百度合作的最新研發成果——北汽百度無人車首次亮相。這部無人駕駛汽車首次達到了無人駕駛分級中“L4級”,做到了完全“無人駕駛”。
2016年11月,百度無人車亮相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標志著中國要無人駕駛領域的探索進入新的階段,國內無人駕駛發展迅速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等一批無人駕駛示范基地也相繼落成。
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一領域中來,逐漸形成了車企與互聯網企業兩大陣營。而在兩大陣營的競爭過程中,一些企業也開始走上了強強聯合的道路,以期形成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熱點十九:2016中國智能交通產業三十強誕生
2016年6月,備受矚目的“2016中國智能交通產業三十強”評選在深圳揭曉,海信網絡科技、海康威視、易華錄、千方科技、電科智能、銀江股份、 科達、浙大中控、金溢等三十家企業躋身2016年智能交通產業三十強。
從2016年“三十強”入選企業名單可以看出,綜合性城市智能交通企業,依然是智能交通市場的主導,企業的體量也最大。同時也可以看出,其他細分領域,也都培育出具有一定實力的標桿企業。
“中國智能交通產業三十強”評選始于2012年,已經成為智能交通行業最權威的年度評選活動,同時也成為智能交通市場風向標。
熱點二十:行車記錄儀拍攝視頻被交警采納,多個城市開通“一鍵舉報”平臺
2016年1月,由深圳交警研發的全國首個智能交通違法舉報平臺正式上線。今后,市民駕車在路上發現交通違法,可通過智能行車記錄儀“一鍵舉報”,自動將視頻圖像上傳至“隨手拍舉報平臺”,從而完成對交通違法行為的舉報。
據悉,2014年,深圳交警就開始將行車記錄儀作為舉報違法交通的直接證據,并充分調動了市民舉報交通違法行為的熱情,應用成效十分顯著,目前深圳七成交通違法舉報來自行車記錄儀。
此后,上海、廈門等地交警也開通了交通違法“一鍵舉報”平臺。今后,智能行車記錄儀“一鍵舉報”交通違法,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交通管理部門采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名)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