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辦,深圳智能交通行業協會承辦的2015年第一期(總第20期)深圳智能交通大講堂,于8月14日在深圳市民中心工業展覽館成功舉辦。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為各行各業發展注入了一只強有力的催化劑,而交通作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催化作用變得更加明顯。當“互聯網+”遇到交通,我們的生活因它產生了巨大改變,“交通在手”公眾交通信息服務軟件的推出,使得公眾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全方位的綜合交通信息,從而規劃自己的出行安排;滴滴、快的等約租車、順風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小豬巴士等定制公交又異軍突起……可以說,互聯網+讓交通管理更加精細化、交通信息更加準確化、交通服務更加個性化、交通駕駛更加智能化。
為此,今年的第一期大講堂特別命題為“互聯網+“與智能交通”,并首次采用“觀點闡述+主題辯論”的形式進行,來自深圳市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滴滴巴士、小豬巴士、嗒嗒巴士、北京享途科等單位重量級嘉賓到場就“互聯網+”對智能交通有怎樣的影響;互聯網公交如何進行安全監管等話題進行了激烈辯論,150余名智能交通、資本投資、互聯網等領域的專業觀眾及熱心市民參與了現場互動,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在觀點闡述環節,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王雪教授提出交通改革的方向就是互聯網創新+市場化,市場是好土壤,政府是好環境,創新是好種子,互聯網+交通變革,將給整個社會更多期待;滴滴打車公共事業部華南區總經理馮小兵則表示“互聯網+交通”是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傳統交通行業信息匹配率,讓交通便捷性,讓出行更美好。
小豬巴士CEO李俊認為智能巴士有5個層面,第一是承載能力以及客戶評價更高,第二是平均運送速度更快,第三是每公里成本更低,第四是準點率更高,第五是使用效率最大化;嗒嗒巴士大數據專家張開旭提出“互聯網+巴士”未來的方向除了運營會精細化,引入人工智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服務有更多創新,增加用戶的黏性,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建立起競爭的壁壘;北京享途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為則認為 “互聯網+巴士”不止是一個運輸工具,也是一個移動的空間,有很多線下的活動。運營是“互聯網+巴士”重要的領域,增加運營它的黏性非常重要。在觀點交鋒中,2015深圳智能交通大講堂第一期留給了人們更多的啟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