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與小行星擦身而過
○嫦娥二號再拓展試驗的成功實施,使我國成為繼美歐日之后又一個實現探測小行星的國家。
○開辟了我國航天活動一次發射開展月球、L2點、小行星等多目標、多任務探測的先河。
○承擔“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明年下半年擇機發射,將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15日發布的消息:我國月球及深空探測再獲新突破。12月13日,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遠的深空,以10.73公里每秒的相對速度,與編號為4179的圖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過,并拍攝到該小行星照片,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
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模擬動畫看到:13日16時30分09秒,嫦娥二號與小行星最近相對距離達到3.2公里,在浩瀚宇宙中,這是一個短到可以忽略不計的距離。交會時,嫦娥二號星載監視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該小行星近距離探測。同時,也標志著嫦娥二號飛離日地拉格朗日L2點195天后,進行的再拓展試驗圓滿成功,嫦娥二號工程完美收官。
嫦娥二號自2010年10月成功發射以來,從距地38萬公里外的月球,到150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再到700萬公里外的小行星,不斷刷新“中國行程”。據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二號再拓展試驗的實施,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歐空局和日本之后又一個成功探測小行星的國家;突破并驗證了衛星對小天體探測的軌道設計與飛行控制技術,實現了我國航天飛行從38萬公里到700萬公里以遠的跨越;我國第一次綜合利用光學天文望遠鏡實現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飛行軌道精確測定,進一步驗證并完善了國際天文聯合會對小行星的軌道觀測數據;開辟了我國航天活動一次發射開展月球、L2點、小行星等多目標、多任務探測的先河。
據介紹,承擔“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正樣研制進展順利,各項工作抓緊推進,將于明年下半年擇機發射。嫦娥三號任務技術更新,風險更高,將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