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國汽車報邀請長安汽車到這兒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在汽車角度對汽車智能化的一些看法,剛才李處長講了很多關于汽車智能化跟汽車安全方面的內容,我都深表贊同。我演講的題目是《智能交通與汽車電子發展趨勢》。
現在汽車方面的問題包括這么幾個:交通事故頻發、節能環保、交通堵塞,另外就是關于交通服務方面,一直在進步,但是還不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世界各國都聚焦在這么幾個方面來做:節能減排、安全舒適、快捷高效,這是三個比較大的目標。這里頭對于主/被動安全要一體化協調,另外是能源多元化、驅動電動化、人機路系統化。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應用智能交通系統ITS和先進安全車輛ASV。
ITS是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通信、控制技術把車輛、道路、使用者結合起來,避免交通事故或減少交通事故的傷害。疏通堵塞,前段時間也開了幾次智能交通的會,但再智能交通也不能完全解決堵塞的問題,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一些,這些都需要智能化、信息化。
ASV就是先進的智能車輛,也是基于計算機、電子、信息、控制等技術,使車輛具有自動的行車環境感知及狀態識別、危險狀態判別及安全決策、行車危險預警及輔助駕駛、車輛安全控制及乘員保護等多種先進安全技術的車輛。如果兩車靠的太近,我們會幫你踩下剎車之類的,避免碰撞。但實在避免不了了,我們就要采取措施把這個車最大限度的減速,讓兩個車碰撞的時候損失最小。碰撞之后,當然了,以各種形式來保護乘客,當然現在也有保護車外行人的要求。
智能交通系統里包括車載信息系統,再進一步就是車與車的通信,把相關的信息進行及時通信,這樣的話就可以控制車輛。比如說,現在有一些連環碰撞事故,就是前面急剎車了后面車反應不過來,如果我采用車車通信系統,前面的車剎車了信息傳到后面車上了,后面的車就可以同時剎車,這樣連環碰撞就可以避免。還有車路協同,比如交通信號方面,將來這個技術發展,我可以利用攝像頭看到下個出口了,攝像頭自動把字識別了,結合著GPS地圖,就可以告訴我該拐了或者幫助我拐。駕駛輔助,比如我去天津不知道怎么去,前面有個車要去,我可以跟著他,接收它的信號,我就不用自己開了,這都是一些駕駛輔助技術。
Telematics車載信息系統,由于時間限制我就不多講了。主要包括通訊、安防、定位和信息娛樂四大類功能。這里頭有很多很多東西,目前國內外做Telematics的基本上就這些內容。Telematics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后續可以帶動很多相關產業加入,因為未來車輛畢竟越來越多,汽車服務會是個比較大的行業。這里面OnStar是這方面的先驅。
將來我們需要把車、路、人之間都聯起來,也就是車聯網。我們作為主機廠我們這么看車聯網,目前主要是指以為駕駛員提供定位導航、安防、娛樂等服務為主的Telematics系統,該系統通過CDMA/3G等通信技術,使車載終端與互聯網連接,從而實現基于呼叫中心的信息服務。將來,進一步會有一些安全控制,高速路上車與車可以防碰撞。控制車輛,現在作為主機廠都已經做到了。但是車與車之間的及時通信,長安參加了一些國家863計劃,目前還在做,國外成型的產品也還沒有。
駕駛輔助,包括超速預警、危險路段的識別、安全駕駛預警、彎道預警,另外還有很多很多的預警技術。交通安全事故在國外統計,90年統計中國排在第九位,預計2020年應該排在第三位,我們希望利用汽車智能化、汽車電子技術,把交通事故的傷害往下降,希望不要排到第三位了。
影響汽車安全的因素,由于時間關系我就大概說一下。開車是一個人在開,他有他的經驗,另外還跟他當時的狀態相關,比如說他生氣了,比如說他吃了感冒藥,或者喝了酒,這都會影響對車輛的控制。另外,道路的標識、道路的路面狀況,以及周圍的環境,還有法規,比如有些地方允許你紅燈右拐,有些地方不許,再有就是汽車結構,這些都會影響汽車駕駛員犯錯誤的原因。這里我們做了一下劃分,駕駛員的措施是76%,所以我們要用駕駛輔助這套系統來幫助駕駛員盡量少犯錯誤,我們并不反對駕駛員有樂趣,但是有樂趣的同時要保證安全。這里是一些主動安全技術的介紹,綠色部分是地盤主動安全技術,橘黃色部分是側向主動安全技術。
我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