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重點
1、我國擁有發展智能汽車的多個戰略優勢
《戰略》指出,我國汽車產業體系完善、品牌質量逐漸提升、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發展基礎較為扎實。
互聯網、信息通信等領域涌現一批知名企業,網絡通信實力雄厚。路網規模、5G通信、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水平國際領先,基礎設施保障有力。汽車銷量位居世界首位,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2、2025年是關鍵節點:有條件自動駕駛規模生產
《戰略》提出,到2025年,我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
具體包括,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
3、突破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多傳感器融合等關鍵技術
技術發展層面,《戰略》提出要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包括復雜系統體系架構、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人機交互及人機共駕、車路交互、網絡安全等基礎前瞻技術。
要重點突破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多源傳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車用無線通信網絡、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和智能汽車基礎地圖、云控基礎平臺等共性交叉技術。
同時,還要重點研發虛擬仿真、軟硬件結合仿真、實車道路測試等技術和驗證工具,以及多層級測試評價系統。建立健全智能汽車測試評價體系及測試基礎數據庫。
此外,還要開展特定區域智能汽車測試運行及示范應用,驗證車輛環境感知準確率、場景定位精度、決策控制合理性、系統容錯與故障處理能力,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服務能力,“人–車 –路–云”系統協同性等。
推動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市級智能汽車大規模、綜合性應用試點,支持優勢地區創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
4、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生態 鼓勵ICT企業入局
《戰略》指出,要推進車載高精度傳感器、車規級芯片、智能操作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等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建設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加快智能化系統推廣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品牌。
同時,要鼓勵整車企業逐步成為智能汽車產品提供商,鼓勵零部件企業逐步成為智能汽車關鍵系統集成供應商。
鼓勵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企業發展成為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領軍企業,鼓勵信息通信等企業發展成為智能汽車數據服務商和無線通信網絡運營商,鼓勵交通基礎設施相關企業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交通系統方案供應商。
《戰略》鼓勵發展新的智能汽車產業形態。
包括積極培育道路智能設施、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和智能汽車基礎地圖、車聯網、網絡安全、智能出行等新業態。加強智能汽車復雜使用場景的大數據應用,重點在數據增值、出行服務、金融保險等領域,培育新商業模式。優先在封閉區域探 索開展智能汽車出行服務。
《戰略》提出,要推動新技術轉化應用,開展軍民聯合攻關,包括加快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在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應用,促進車輛電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亳米波雷達、微機電系統、慣性導航系統等自主知識產權軍用技術的轉化應用,加強自動駕駛系統、云控基礎平臺等在國防軍工領域的開發應用。
5、構建新建完備智能汽車基礎設施 研究車聯網專用頻譜
《戰略》指出,要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制定智能交通發展規劃,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
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統一通信接口和協議,推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汽車、運營服務、交通安全管理系統、交通管理指揮系 統等信息互聯互通。
《戰略》中提到,要開展車用無線通信專用頻譜使用許可研究,快速推進車用無線通信網絡建設。統籌公眾移動通信網部署,在重點地區、重點路段建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提供超低時延、超高可靠、超大帶寬的無線通信和邊緣計算服務。
在橋梁、隧道、停車場等交通設施部署窄帶物聯網,建立信息數據庫和多維監控設施。
6、加強導航定位能力 建立國家級云控平臺
《戰略》指出,要充分利用已有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推動全國統一的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導航系統和通信系統融合,建設多源導航平臺。
建設覆蓋全國路網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標準統一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建立完善包含路網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實時動態數據服務。制作并優化智能汽車基礎地圖信息庫模型與結構。推動建立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數據和衛星遙感影像數據共享機制。構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快速動態更新和在線服務體系。
《戰略》提出,要建設國家智能汽車大數據云控基礎平臺。
即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數據資源,統籌建設智能汽車大數據云控基礎平臺。重點開發建設邏輯協同、物理分散的云計算中心,標準統一、開放共享的基礎數據中心,風險可控、安全可靠的云控基礎軟件,逐步實現車輛、 基礎設施、交通環境等領域的基礎數據融合應用。
7、建立智能汽車相關法規體系
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戰略》還提出要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促進產業發展。
法律層面,要開展智能汽車“機器駕駛人”認定、責任確認、網絡安全、數據管理等法律問題及倫理規范研究,明確相關主體的法律權利、義務和責任等。
推動出臺規范智能汽車測試、準入、使用、監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范,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完善。完善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
技術標準層面,重點制定車載關鍵系統、智能汽車基礎地圖、云控基礎平臺、安全防護、智能化基礎設施等技術標準和規范,以及“人–車–路_云”系統協同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標準和設備接口規范。
建立智能汽車等級劃分及評估準則,制定智能汽車產品認證、運行安全、自動駕駛能力測試標準,完善仿真場景、封閉場地、半開放場地、公共道路測試方法。建立健全企業自評估、報備和第三方技術檢驗相結合的認證認可機制,構建覆蓋智能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綜合認證服務體系。
監管層面,完善智能汽車生產、準入、銷售、檢驗、登記、召回等管理規定。加強智能汽車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進出口等監管,構建質量安全、功能安全防控體系,完善智能汽車場地測試標準和管理辦法,加強公共道路測試審核和監管,推進運行安全和自動駕駛能力測試基地建設。
8、構建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體系 保證車輛數據安全
《戰略》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等級保護,完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覆蓋汽車制造企業、電子零部件供應商、網絡運營商、服務提供商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安全責任體系,建立風險評估、等級測評、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等機制,定期開展網絡安全監督檢查。
搭建多層縱深防御、軟硬件結合的安全防護體系,加強車載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安全可靠性設計,開展車載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及關鍵電子零部件安全檢測,強化遠程軟件更新、監控服務等安全管理。
建立北斗系統抗干擾和防欺騙安全防護體系。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相關標準規范,建設智能汽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實行重要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確保用戶信息、車輛信息、測繪地理信息等數據安全可控。完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監督檢查,開展數據風險、數據出境安全等評估。
9、多項措施保證產業發展
為了實現智能汽車產業的良性發展,《戰略》還提出了五大措施予以保障,包括各級政府要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與任務的落實、給相關的市場主體提供幫扶、通過各種途徑加大人才引進、深化國際合作、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
對比調整
戰略目標
主要任務
智能汽車路網設施體系
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
國家發改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起草組核心成員孔凡忠表示,這個戰略的出臺對于整個產業的推動將起到引領的作用,其中規劃了六大體系,主要是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體系、產業生態體系、路網設施體系、標準法規體系、產品監管體系,以及信息安全體系等,這些體系的構建對于整個智能汽車社會的產業生態重構,有具大的推動作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