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于網絡)
2017年底,公安部等多個部委部門聯合發布的《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2017-2020)》,將對城市交通暢通進行考核,而路口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環節,對交通信號優化而言,這份文件對于交通信號優化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是交通信號優化模式和交通信號控制管理模式的完善。
交通信號控制管理工作上存在的困境
以往都是公安交警部門的民警來負責管理交通信號優化的工作,這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在這樣的工作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境,經過對不同城市的民警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梳理與歸納,總結出民警在該項工作上普遍存在三個方面的困境:
● 人力不足,特別是在對于交通信號優化需求很大的一二線城市,一般都是一個民警負責成百上千個交通信號控制交叉口,往往都是顧此失彼,無法做到對每個交通信號交叉口的精細化管理,對于這樣的情況民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交通信號調優技術專業性不強,大部分民警都是依靠長期在工作崗位上積累的經驗來實現對交通信號優化管理,交叉口的相位設置以及配時的合理性得不到保證;
● 交警部門對于交通信號調優的人員和技術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調優民警技術良莠不齊,無法實現對調優技術和流程的統一性。
(圖片源于網絡)
交通信號優化工作內容
交通信號優化工作一直在發展和完善并形成一套較完整的體系,不再是簡單的對交通信號燈配時和方案的調優了,現在已經從優化工作發展成為優化管理模式了。交通信號優化工作主要包括有四大部分內容組成:基礎數據工作、優巡查工作、優化工作、技術研究工作。
(交通信號優主要工作內容)
交通信號控制管理平臺
樹立交通信號優化的理念,總結長期積累的交通信號優化經驗,結合交通信號優化管理者工作上遭遇的困境,針對性的開發交通信號優化管理平臺。在服務過程中,交警和信號配時人員一直是討論和交流,那么把信號配時團隊和交通信號優化管理平臺綁在一起就是一款定制的信號優化服務產品。
(交通信號控制管理平臺)
在交通信號控制管理平臺中,處于頂層的業主(交警)是整個信號控制優化工作的管理者和主導者;中間層是為交通信號優化工作相關的各種服務團隊,這一層是各種問題反饋、溝通、協調的關鍵;底層是具體工作內容產生的數據、文檔、報告等資料的輸出。平臺決策層就是交通信號控制服務,這個服務是由業主代表、交通信號優化團隊駐場項目經理、各支隊聯系人等組成。一切與信號控制優化工作相關的任務計劃制定、任務單分派及各方資源的統籌調度都有核心層來完成。平臺執行層就是交通信號優化服務,這個服務是由交通信號優化工作相關的各種服務團隊組成,團隊在工作上必須嚴格落實“兩化”,規范化和標準化。規范化主要體現在團隊成員的配備和團隊工作的內容兩個方面,標準化主要體現在相關的數據和執行的工作流程。
基于交通指數的信號優化
道路交通擁堵指數使用量化方法表達交通運行擁堵程度,是道路交通狀態的數字化表達。
上海市道路交通擁堵指數的計算是以一定范圍內內各個時段采集的平均車速為基本參數,按不同等級道路設施要素和通行能力,加權集成并經過標準化后計算生成的。指數值用介于0到100之間的數值表達,數值越大,表明道路交通越擁堵,數值越小,表明交通越暢通。在指數0到100的數值區間基礎上,通過對歷史數據統計分析、出行調查和現場驗證,分類歸納出人們對道路交通擁堵習慣的感受程度,劃分出對應暢通、基本暢通、擁擠和阻塞4種擁堵程度等級,方便理解和記憶。
(指數值分級閾值區間)
(指數值對應的交通擁堵現象)
“互聯網+交通信號”的理性認知
“互聯網+交通信號”最初在行業被視為“洪水猛獸”,然而洪水猛獸來的快,退的也快,而且退的速度比“互聯網+”其他行業的影響都要快,這是因為交通信號控制具有立竿見影的特點。交通信號控制的好壞太容易看出來,一個方案下發到路口,用不了太長時間,只需要幾個周期就能看出效果的好壞,而管理者最關心的是能不能真正緩解交通擁堵提高通行效率。當下最重要的是尋求“傳統”與“互聯網+”的真實結合點,踏踏實實用好原來被“傳神”的大數據,也許是整個行業下一階段的共同目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