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速公路全面連接地級行政中心、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樞紐和重要邊境口岸。
●1000公里以內的省會間可當日到達,東中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往返,西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到達;
●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經濟區、城市群內外交通聯系密切,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網格局;
●沿邊、沿海公路連續貫通,形成環繞我國大陸的沿邊沿海普通國道路線;
●有效連接國家陸路門戶城市和重要邊境口岸,形成重要國際運輸通道,與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的聯系更加便捷。
地市高速通達縣縣國道覆蓋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
目前,我國公路承擔的貨運量是美國的3.7倍,公路貨物周轉量是美國的2.8倍;我國單位GDP貨運強度是美國的6.3倍,這一數字證明我國的交通需求與能源、產業布局、資源布局、生產力結構密切相關,符合當前發展階段的規律。但是下一步,我國將面臨更大的交通需求和壓力,根據測算,到2030年我國公路交通客貨運輸需求以及客貨周轉量將是現在的2.2倍至3.6倍。
根據測算,未來我國公路總里程將達580萬公里左右,其中國家公路40萬公里左右,形成布局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完善、結構比較清晰、比較安全可靠的國家干線網絡,實現“首都輻射省會、省際多路連通、地市高速通達、縣縣國道覆蓋”。屆時我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規模、結構和布局將步入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有效地支撐長遠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是應對中國巨大的客貨運輸需求。
普通國道規模倍增體現公平性
《規劃》中普通國道的規模由10.6萬公里增加到26.5萬公里,增加了一倍多。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表示,為適應交通運輸量的大幅度增長,按照普遍服務的公平性要求,對10.6萬公里普通國道規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提出了一個覆蓋全國所有縣的基礎性公路網絡,這個網絡將為社會提供更高標準的基本交通出行服務。
普通國道網是一個不收費的公路系統,提供的是一種基本的交通出行服務,應當體現公平性。1981年制定了10.6萬公里規模的普通國道網絡方案,但全國有900多個縣城沒有國道覆蓋,因此要對普通國道網進行延伸和擴展。
目前,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1.1億輛,是1981年的60倍。據研究,預計到2030年,交通運輸需求量、主要通道交通量可能還會成倍增長,這么大的交通需求量,10.6萬公里普通國道是不能支撐和適應的。
支持西部和欠發達地區交通發展
黃民:《規劃》對欠發達地區交通發展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系統的安排。26.5萬公里普通國道,首先考慮的是900個縣必須有國道連通,而這900個縣主要是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所以這次普通國道的擴展將重點在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
國家高速公路網的調整,在西部地區增加了兩條南北向的通道,由“7、9、18”變成了“7、11、18”,所以也是在考慮欠發達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怎么適度超前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真正起到經濟帶動的先行作用。
國家高速公路網
首都放射線(7條)
北京—哈爾濱、北京—上海、北京—臺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烏魯木齊。
北南縱線(11條)
鶴崗—大連、沈陽—海口、長春—深圳、濟南—廣州、大慶—廣州、二連浩特—廣州、呼和浩特—北海、包頭—茂名、銀川—百色、蘭州—海口、銀川—昆明。
東西橫線(18條)
綏芬河—滿洲里、琿春—烏蘭浩特、丹東—錫林浩特、榮成—烏海、青島—銀川、青島—蘭州、連云港—霍爾果斯、南京—洛陽、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慶、杭州—瑞麗、上海—昆明、福州—銀川、泉州—南寧、廈門—成都、汕頭—昆明、廣州—昆明。
此外包括6條地區性環線以及若干條并行線、聯絡線等。
普通國道網
首都放射線(12條)
北京—沈陽、北京—撫遠、北京—濱海新區、北京—平潭、北京—澳門、北京—廣州、北京—香港、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青銅峽、北京—漠河、北京環線。
北南縱線(47條)
鶴崗—大連、黑河—大連、綏化—沈陽、煙臺—上海、秦皇島—深圳、威海—汕頭、烏蘭浩特—海安、二連浩特—淅川、蘇尼特左旗—北海、滿都拉—防城港、銀川—榕江、蘭州—龍邦、策克—磨憨、西寧—瀾滄、馬鬃山—寧洱、紅山嘴—吉隆、阿勒泰—塔什庫爾干、霍爾果斯—若羌、喀納斯—東興、東營—深圳、同江—哈爾濱、嘉蔭—臨江、海口—三亞(東)、海口—三亞(中)、海口—三亞(西)、張掖—孟連、丹東—東興、饒河—蓋州、通化—武漢、嫩江—雙遼、牙克石—四平、克什克騰—黃山、興隆—陽江、新沂—海豐、蕪湖—汕尾、濟寧—寧德、南昌—惠來、正藍旗—陽泉、保定—臺山、呼和浩特—北海、甘其毛都—欽州、開縣—憑祥、烏海—江津、巴中—金平、遂寧—麻栗坡、景泰—昭通、蘭州—馬關。
東西橫線(60條)
綏芬河—滿洲里、琿春—阿爾山、集安—阿巴嘎旗、丹東—霍林郭勒、莊河—西烏珠穆沁旗、綏中—珠恩嘎達布其、黃驊—山丹、文登—石家莊、青島—蘭州、連云港—共和、連云港—欒川、上海—霍爾果斯、烏魯木齊—紅其拉甫、西寧—吐爾尕特、長樂—同仁、成都—噶爾、上海—聶拉木、高雄&m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