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統建設及其產業化是國家保障國土安全與經濟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與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2012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系統建設、政策引導、示范項目、產業化應用、媒體宣傳等方面都取得了備受矚目的成績??梢云谕?,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騰飛在即。
系統區域組網完成,亞太服務正式運營
根據北斗系統建設“三步走”戰略,2012年共有6顆北斗衛星順利升空,使得北斗衛星導航正式形成了區域覆蓋的能力,能夠為中國及周邊地區,包括香港、澳門特區和澳大利亞等提供衛星導航服務。從系統性能上來看,現階段北斗系統位置精度達到平面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每秒0.2米,授時精度達到單向50納秒,基本達到與GPS民用精度相當。此外,系統特有的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夠使北斗在部分移動通信網絡難以覆蓋的地區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如海洋、森林等。隨著系統組網的不斷推進及地面增強系統的建設完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顯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北斗系統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北斗ICD文件。這一文件的公布既兌現了北斗系統面向全球提供免費服務的承諾,又標志著北斗產業化、全球化正式拉開帷幕。同時,這也意味著國家對北斗芯片研發企業保護期的結束。憑借ICD文件,國內外企業可以自主開發北斗接收機,能夠應用北斗系統開發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國內企業將面臨全球巨頭的直接競爭,特別是在對芯片體積、能耗要求更高的消費領域。不過,從產業角度,ICD文件將能夠有效地刺激產業的壯大,能夠快速擴大北斗系統的應用領域。
產業政策密集出臺,基地建設如火如荼
2012年,國家各有關部門都加大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產業與科技政策。9月18日,國家科技部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科技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相應保障措施等都做了明確規劃。此外,工信部在其電子發展基金中將北斗芯片及終端研發產業化做為重點項目加以扶持,國家發改委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與此同時,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如《北京市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2-2015年)》、《上海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衛星導航”專項工程實施方案(2012-2015)》、《深圳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實施方案》等等。這些政策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北斗產業發展的巨大決心,也為產業發展方向起到了明確的引導作用。
在此帶動下,各地掀起了衛星導航產業基地的建設熱潮。除已有的十余個衛星導航產業園區外,北京“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推進一城兩園(中關村科學城,國家北斗產業園、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建設”,上海也于近日正式開工建設國家北斗導航應用上海產業基地,南京高新區正在積極打造中國北斗衛星導航(南京)產業基地,湖南計劃建設全國最大軍民結合衛星應用產業園…
表1部分北斗導航產業園區列表
示范項目快速推進,產業化應用不斷擴大
在中國衛星(600118,股吧)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統籌指導下,2012年各北斗示范應用項目不斷推進,取得了巨大進展。交通運輸部“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正在9省市,近10萬重點運輸車輛上開展北斗應用示范,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出行安全;廣東省組織的“珠三角衛星導航應用示范系統”,已完成廣州市1萬多輛公務車北斗終端安裝,用技術手段強化了對公車的管理,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氣象應用領域,基于北斗的探空系統已完成樣機研制,正在推廣應用,將大幅提升我國綜合氣象觀測預報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此外,還有不少項目還在驗證評審階段,對帶動北斗產業發展發揮了巨大貢獻。
自2011年12月試運營以來,北斗系統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應用,在定位、導航、授時、通信等各個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從產品角度來看,目前應用北斗系統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定位終端、授時終端、車載娛樂導航系統、平板電腦等均已面世,一批優秀企業也已掌握了北斗芯片核心技術,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芯片已進入實用化階段。基于北斗系統的運營服務也在漁業、電力、通信、金融、測繪等領域逐漸推廣,北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行業會議密集召開,媒體宣傳力度大幅提升
2012年是北斗影響力大幅提升的一年,各類大大小小的行業會議都將北斗作為主題,許多媒體也加大了對北斗產業的分析報道力度,使得民眾對北斗系統的認知度不斷擴大,為產業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從5月份的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到9月份的首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從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克拉瑪依論壇到2012上海國際導航產業與科技發展論壇,不同級別、不同地區的行業論壇聚焦北斗系統與產業化,為產業發展獻言獻策,有效地加深產業鏈各方的溝通交流,促進了產、學、研、管的協同合作。
表2部分北斗產業論壇列表
展望: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2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仍然需要高度重視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當前,GPS系統占據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95%的市場份額,且其系統建設相當成熟,產業鏈配套比較完備,產品性能也較高,兼容北斗面臨著大規模推廣壓力;北斗芯片雖然已有不少可量產產品,但相比GPS芯片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別是在大眾應用領域,北斗芯片體積功耗還待持續改進,產品價格也較高,產業發展面臨著產品升級壓力;不同企業北斗產品規格尺寸等參數不一,產品檢測認證標準也不統一,產業發展面臨著規范化的壓力;全國不少地方均在大力推廣北斗產業,但其產業發展重點雷同,未能充分體現本地資源稟賦,難以發揮區域分工與協同效應,產業發展面臨著科學規劃壓力等。盡管如此,隨著國家及各級政府政策的不斷出臺,部分領域的北斗強制化應用及規模化應用將陸續實施,且國外企業的進入將使北斗芯片成本的快速下降,北斗產品滲透率將快速提升,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得到快速的壯大。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