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全面開通。ETC(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的正式開通對長三角的城市有著怎樣的影響?長三角地區的交通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近日,記者走進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的城市——浙江湖州一探究竟。
湖州,地處三省一市交界,是連接上海、江蘇、安徽的交通要塞。走進湖州,記者發現,ETC聯網啟動以來,各ETC車道通行異常繁忙,使用率明顯提高。湖州境內兩家主要高速公路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G25、G50兩條高速公路上ETC車道日均車流量由原來的3500輛次增加到近9000輛次,每天到ETC服務處咨詢辦理的用戶數量也明顯增多。
“之前已經辦理了一輛車,每次過高速公路收費站都不用排隊,感覺很方便。現在長三角聯網了,以后到上海、江蘇等地,那就更方便了,所以,我趕緊過來把另一輛車也裝上。”在服務處辦理ETC業務的王小姐告訴記者。
長三角全面聯網,確實為部分經常通行高速公路的車主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實惠。首先,ETC有效解決了收費站堵車問題,是落實節能減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測算,電子不停車收費相對于人工收費而言,單車每次可以節約通行時間32秒,節約油耗0.03升。其次,由于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是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ETC專用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信,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這種電子扣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節省了人力,節約了紙張。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網的日漸密集,湖州與周邊城市的“三小時”都市生活圈正在形成,當地市民前往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出行次數大大增加。聯網收費的運行更加減弱了城市間的距離感,往返也更為便利,更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旅游消費的需求。而在民營經濟較為發達、農產品較為優質的湖州地區,與上海、江蘇、安徽洽談貿易的企業主較多,ETC有效契合了這一群體對高效率、快節奏的需求。
目前,長三角“五省一市”(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區域內共建成電子不停車收費專用車道1673條,ETC覆蓋率達到了65%,用戶數量已超過77萬,使用率也逐年提高。此次ETC聯網的全面開通,將更加有助于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