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地圖也需要“生產”?當然。在北京郊區昌平,高德軟件建立了一個7900多平方米的數據生產基地,這個生產基地擁有千余名數據生產人員和百余名研發人員,而在2003年高德就開始研發數據采集工具和編輯處理平臺,那么,一張高德地圖是如何產生的呢?在這個數據生產基地里,高德相關人員介紹了大致流程。
地圖生產流程
地圖生產流程三維城市,其中重點建筑模型單獨建立一、進行需求規劃和產品定義,然后進行生產策劃。
二、信息收集工作。內容包括步行采集、車輛采集、收集企業用戶信息、互聯網信息、航空攝影測量及衛星影像、呼叫中心等等。
三、導航數據生產,也就是繪制地圖道路、POI(興趣點)、背景、圖片、實時交通、三維城市等。其中增值數據生產部門還會整合深度動態信息進去。
四、在進行數據轉換、編譯測試后,地圖就根據需求實時發布在車載導航、汽車導航、移動導航、互聯網位置服務及政府企業應用上。
根據車輛采集的信息編輯興趣點
根據外采信息編輯道路狀況
根據車輛采集的信息編輯興趣點根據外采信息編輯道路狀況流程看起來簡單,卻涉及到大量的工作,幾個相關部門工作如下:
POI生產部門:主要工作是測量餐館、大廈等點位信息。高德通常采用兩種方式,第一是步行采集,第二是汽車采集。
步行通常就是員工拿著裝有底圖數據的PDA和相機,沿路收集數據,要盡可能多的樓宇餐館名片,盡可能采集更多的信息。這種方式通常是城區采用,目前該部門大概有100人左右。
車采則通常一般是郊區、西部城市,往往是開車沿路用視頻方式拍攝信息,這種方式效率很高,但深度整合的信息相對較少,全國也就大概幾十部車在從事采集工作。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