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海信,我們過多停留在家電行業里的領軍者,熟不知,在交通行業,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網絡科技同樣是領航員。帶著一種敬仰和好奇的心態,記者在南京交通展會海信網絡科技展臺舉辦的新品發布會現場,一探究竟領略風采。
海信網絡科技成立于1998年10月,公司秉承海信“技術立企”的發展戰略,定位產業高端,立足自主創新,專業從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服務。由此看出,該企業是智能交通行業的技術追求者,將以最大限度滿足用戶所需,解決其難題。此次發布會,他們的新品集中在交通信號控制、交通管控和平在城市三個領域。
極具智能的車流自動調節交通燈計時解決方案
在一個城市中,交通擁堵是最為常見。鑒于此,海信網絡科技在發布會上發布了新品,極具智能功能的車流自動調節交通燈計時的解決方案。在發布會現場記者了解到,該方案可以根據道路上的車流量,自動調整路口紅綠燈的配時時間,以避免造成交通擁堵。方案會根據車流量的大小,自動調整是亮燈還是亮綠燈、紅燈綠燈的時間長短,也可根據車輛積壓的多少來自動選擇最佳方案;并且不管是車流量較少的平峰期、低峰期,還是車流量較多的早晚高峰,這種解決方案都可以自動調節,是交通管控智能化技術手段的體現。解剖來看,要體現智能化,該方案的自適應功能值得稱贊,能根據實時路況進行自動調節。要知道,看似簡單的功能表述,卻難道了絕大多數同行廠家,畢竟在自動調節方面很難精準有效。
為了保證車流自動調節交通燈計時解決方案的精準有效,海信網絡科技采用了量化的評價體系,直接在方案提供的效果評價模塊中對信號控制效果評估,以便落實方案卻又應用價值,如果有效果不達標,會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調整。除了智能之外,該方案保障了公交先行的規則,隨時隨地檢測到公交車的位置,還未等公交車行駛到路口,就提前對路口信號進行了調優設置,不僅能夠使公交優先,還確保了其它車輛的正常通行。
這是海信網絡科技的態度,要做就做到十全十美。
管控超強的交通平臺
針對交通管理方的海信網絡科技智能交通管控平臺已經面世多年,廣獲好評,由于技術的演進和用戶需求的變化,發布會現場新品之一是最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管控平臺。
此次的新產品是升級版,增加了幾項新功能:
情指勤聯動一體化警務模式
行業內大多數產品都有情報分析、指揮調度、勤務管理等功能模塊,但是三個模塊之間基本上是相互獨立,需要人工進行調配銜接。不過現在,海信網絡科技智能交通管控平臺已實現三個模塊之間的聯動。簡單來說,系統發現警情分析完畢之后,不只是將分析結果推送給指揮中心,而是連同系統內相似情況的處理方案一同推送,推動指揮中心對警情及早干預,構建“情指勤”一體化聯動警務模式。
警情處置專家推薦
基于人工智能及預案庫的處置方案精準推薦,為事件處置提供信號、誘導等方案推薦,輔助普通人員作出專家級調度。
量身定做的主題數據看板
目前行業內為了可視化呈現把大數據強行可視化,忽略了交管日常場景和業務需求,實際應用效果不佳。而升級后的管控平臺,可以為客戶量身定做主題數據看板,客戶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數據可視化,明確主題,突出重點,真正體現交管數據的可視化價值。
另據了解,海信網絡科技智能交通管控平臺,與公安部集成指揮平臺相輔相成,形成雙網雙平臺運行模式,有力支撐了稽查布控、指揮調度、交通執法、分析研判、態勢監控等交警主要業務體系,這一次的升級版又有三大功能項的升級,可謂是該企業又在交通管控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視頻特征提取分析技術服務智慧城市建設
在最開始的企業介紹中提到海信網絡科技,是智慧城市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由于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有交叉之處,為此,海信在發布會上也帶來智慧城市方面的新品。
新品主打視頻特征提取分析技術,現場技術人員介紹說,該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幫助公安民警,在海量的視頻數據中,迅速找到最有用的信息。比如,如果民警知道犯罪嫌疑人是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那么只要把這一特征輸進系統,該技術就會把有這一特征的男子出現的視頻片段全都檢索出來,這樣民警就不用一幀一幀的畫面挨個尋找,大大提高民警的辦案效率。
由于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有交叉之處,該項技術在智能交通的應用中,不僅能夠識別檢測分析行人、車輛(含非機動車),還可以進行人群聚集、物品遺留、徘徊滯留等13類事件檢測。這是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新技術,使目標特征檢出率和識別率高出行業水平5%,準確率高于同行10%左右,達到90%以上。
結束語
兩個小時的發布會很快就過去,記者是第一次參與該企業的活動。不知道是緣于第一次的新鮮感,還是該企業產品的技術領先性和實戰性帶來的震撼,感觸良多。這是一個低調的技術實力派,在大眾狂歡的年代秀里,海信網絡科技習慣了低調,卻在踏實將技術制勝深入骨髓。此次發布的新產品其實就是在以往智能交通產品中更多加入了大數據的實戰力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化體現,這就是海信網絡科技,崇尚技術立企,在行業中高山景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