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5年ETC全國聯網完成后,ETC“進城”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9月9日,廣州匹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華軟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后雙方將基于ETC技術,共同打造一種多方資源共享的停車場應用模式。
9月9日,廣州匹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匹伽科技”)與國內專注于高速公路ETC(即“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收費的技術服務商廣州華軟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后雙方將基于ETC技術,共同打造一種多方資源共享的停車場應用模式。
根據協議,華軟集團將為匹伽科技拓展ETC停車領域的業務提供全面技術支持,而匹伽科技將為華軟集團創造新的項目機會,并通過匹伽科技的商業運營,為華軟集團現有技術拓展新的盈利點,如共同運營華軟集團開發的聚合式ETC空充平臺。
(匹伽科技總經理歐陽剛與華軟集團總經理范崇貴現場簽約)
正所謂“停車難的痛點有多痛,智慧停車風口的風就有多大”,當停車成為城市生活剛需,大量玩家的涌入已經成為再合理不過的市場行為。在高速電子收費領域長袖善舞的ETC技術,也被很多玩家視為解決停車難題的可行方案。于是,不少企業紛紛將ETC引入城市停車場景,然而,即便有技術上的優勢,企業進軍這一市場的發展速度仍要取決于運營模式。
可以說,自從有了“智慧停車”這一概念,輕重資產模式之爭就從未停止過。盡管目前來看,重資產模式可能更勝一籌,但是長遠來看,模式之重依然制約了企業快速拓展的步伐。“三免政策”下的瘋狂燒錢越來越難以為繼,這從一度掀起市場風云的ETCP和安居寶們身上可窺見一二。
新入局的匹伽科技攜ETC技術進軍停車市場,同樣面臨模式選擇的問題。此前公司總經理歐陽剛在一次行業會議上公開表示:“ETC進入停車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匹伽停車場采用的是一種嵌入式的、輕成本的、簡易安裝的蘋果皮改造模式。”不難看出,匹伽科技無疑選擇了一種新的、更為輕型、廣泛合作的模式殺入了停車市場。據筆者了解,目前廣州部分產業園區的停車場已經安裝了匹伽科技與國內主流集成商共同建設的ETC停車系統,進入試點運行階段。
(匹伽科技-廣州天河元崗區智匯Park園區ETC停車場)
源于ETC,不僅是ETC
“源于ETC,不僅是ETC”。匹伽科技的業務主要是面向停車場、各集成商提供與電子支付相關的集成解決方案,主要的產品為停車場智能ETC支付嵌入式擴展設備及智能支付云平臺。
通過資料調研和行業走訪,筆者發現此次與匹伽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的華軟集團,是國內專業的交通電子支付服務商,在高速公路ETC系統研發集成上有著多年的技術積淀,目前覆蓋了全國14個省的ETC收費業務,與各省結算中心有著密切的合作。此外,匹伽科技還與阿里云、中國電信、廣東省交通電子支付協會、各銀行等業內外知名的企業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資源的整合,與匹伽科技給自己定的發展路徑高度契合,即以協調和推動各方資源改造ETC停車場為基礎業務,未來將逐漸拓展到云平臺服務、大數據運營以及車后市場。
單從ETC技術本身來說,其在停車場景的應用有著天然的優勢。
首先,ETC自帶的支付功能具有獨立性和唯一性,而其他諸如車牌識別、藍牙通訊等技術必須配套其他支付介質才能完成支付功能。其次,從車輛識別率上來說,ETC技術高達99.99%,受干擾程度較少。再者,從交易的安全性上來說,ETC也明顯優于其他技術。
因此,無論是對停車場運營管理方,還是車主本身,ETC都是一種不錯的停車支付應用。不過,匹伽科技負責人也坦言,為了更好地滿足車主的個性化選擇,后臺系統上仍將接入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
一張“輕、薄、韌”的蘋果皮
匹伽科技把自己的產品理念描述成一張“輕、薄、韌”的蘋果皮。筆者認為這幾乎是匹伽科技ETC停車場能夠迅速占領市場最重要的因素。
“輕”指的低成本。作為專業的停車場ETC支付運營服務商,匹伽科技將運用互聯網思維,完全打破利益的邊界,發揮共建優勢,讓利益各方能夠分享全產業鏈條運營的價值,這樣將極大地減輕ETC停車場建設和推廣的成本。
“薄”指的是流暢、簡短的接入流程。目前大部分企業在進入停車領域時,系統對接、二次開發的過程都較為復雜。而匹伽科技停車場ETC云支付平臺的前端控制子系統和后臺服務子系統都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停車場管理運營方只要接上這套系統做簡單的調試即可運行。
“韌”則是指扎實的專業技術。作為廣州華軟集團的戰略合作單位,匹伽科技在清分結算、數據校核上也有著較強的技術實力,能夠經受住管理方、用戶和市場的檢驗。
其實無論是成本的高昂,還是系統對接的復雜,亦或者是技術上的劣勢,都是目前影響B端停車場拒絕接受升級改造的痛點,而匹伽科技的產品定位則正好是在全方位擊破這些障礙。
綠色、無公害的共享生態
事實上,現在的停車項目,不再是某個企業可以單方面完成的事情,它已經具有多方跨界的基因,包括互聯網、集成技術以及其他關聯的傳統產業。也正因為這樣,停車場市場更需要企業發揮共享的精神。
匹伽科技ETC停車場業務的推出,充分研究并尊重了現有產業鏈上各利益方、合作方的權益。對于車主而言,ETC支付快捷、安全;對銀行來說,將幫助其擴大發卡量,增加優質用戶;而停車場的業主方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減少人為收費造成的資金流失;系統集成商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通過二次開發獲得收益,并與ETC支付運營公司進行后續的多元化合作;結算中心可以統一接口,減少運營壓力,并豐富ETC的使用場景;廣大的數據運營商則可以通過精準定位的高品質用戶數據來挖掘更多的商業價值。
目前匹伽科技停車場的業務正處于起步階段,主要以項目運營為主,將圍繞廣深等優勢重點城市,開展廣泛的項目合作,支持試點開發或整體打包的停車場ETC升級改造。(李藝峰)
記者觀察
自2015年ETC全國聯網完成后,ETC“進城”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記者曾經對2012年到2016年5月底之前全國的ETC停車場建設情況做過統計,發現2016年幾乎可以算是ETC“進城”的爆發年,無論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是武漢、重慶等二線城市,都將推進ETC停車場的建設提上了日程。在政策推動以及用戶習慣逐漸形成的雙重利好下,ETC在智慧停車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匹伽科技的出現也是應市場需求而生。
這種不顛覆原有停車場系統的改良模式,或許能更快占領停車場業主方的心智。同時,由于匹伽科技也并不是一家野心勃勃想通吃整個停車市場的公司,也更能夠集合產業鏈上各個玩家一起來推動ETC快速地進入停車領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符合當下的“互聯網精神”。至于停車風口上的“豬”都覬覦的萬億級“車后市場”,不少人都認為其實是個偽命題,記者也深有同感。前路還遠,何不專注、把握住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