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刷一下卡,從出生到現在的個人診療信息一目了然。這就是“云應用”帶來的變化。它把一個個信息“孤島”連成一片,解決所有個人和公共信息問題。中國特色的“行業云”通過行業內數據的共享和活化,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云計算”是個新鮮事物,聽起來好像很陌生,但它卻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不同于國際上的“公共云”、“私有云”等分類標準,中國特色的“行業云”通過行業內數據的共享和活化,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以“衛生云”為例,醫院與醫院之間、醫院與主管部門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存在大量沒有關聯的信息。“云計算”技術可以將其集中為行業大數據中心,實現信息共享、數據挖掘與分析。患者跨醫院、跨區域看病,無需重復檢查,只要刷下卡,從出生到現在的個人診療信息一目了然。
這就是“云應用”帶來的變化,它把一個個信息“孤島”連成一片,解決所有個人和公共信息問題。
“行業云”是中國趕超世界的主戰場。當前,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不斷推動產業鏈和產業力量的分化重組。到2015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768億美元。國內信息產業自2009年以來的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1倍多,迎來一個能夠改變落后與追隨狀態的戰略機遇期。
國內的信息化經過“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等周期,為“行業云”建設奠定了成熟的技術和應用基礎。稅務、工商、能源、醫療等行業用戶擁有的相對封閉的海量數據,造就了世界信息化最大、最有特點、最復雜的市場。在一個城市里面,以往是各部門都在建自己的信息中心,現在只需建一個或者兩個大的“云中心”就可以。
黨的十八大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概念,首次將信息化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目前,“云計算”建設還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和統一規劃。很多地方雖然投巨資建成了所謂的“云”系統,但資源利用效率卻非常低。這有悖于“云計算”提高IT資源利用率和節約能耗的初衷,必須從國內的實際需求出發,解決“云計算”建設中的應用落地問題。
很多人擔心,“云計算”時代,信息安全怎么辦?從鐵路、航空、核電站到水庫大壩、銀行等,國內有數以千計的關鍵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如果我們不具備自主的“云計算”實力,整個國家的信息安全“命脈”就會掌握在別人手中。說到底,還是要靠本土IT企業在重大裝備、核心軟件領域實現突破,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的“中國云”,為國內的“云計算”產業提供自主可靠的技術支撐。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