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汽車作為人們的代步工具開始走入平常百姓的家庭,尤其是城市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汽車出現在我們身邊,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凸顯,各種安全隱患被無形放大,人們的生命安全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汽車的安全性能對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到汽車上,汽車的安全性能正日趨完善。
汽車的安全技術通常可分為被動安全技術和主動安全技術。被動安全技術是在事故發生過程中及事故發生后,盡量減少損害的方法與措施,主動安全技術則是指通過預先的防范,避免事故發生的技術。從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盡管被動安全技術可以有效地減輕事故災害,但主動安全技術更為重要,它可以避免人員及車輛的損傷,尤其是可以避免事后由于交通堵塞引起的間接經濟損失,可以防患于未然。
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歷程
汽車發展的歷史同時就是汽車安全性能不斷提高的歷史。1886年汽車問世,1896年汽車撞死第1名行人,1898年第1名汽車司機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從那時開始,人們就在不斷努力地改善汽車的安全性能。當然,汽車安全性能真正引起人們高度重視,還是在20世紀60年代。1966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國家交通和汽車安全法》,這雖然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布、實施的關于汽車安全性的法規,但在這部法規頒布實施后,汽車安全性得到了廣泛重視,汽車生產界為了生存采取積極響應的態度,汽車安全技術也從此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主要汽車安全技術:60年代,汽車采用能量吸收式轉向柱、雙管路制動等,推動了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70年代,汽車上推廣使用座椅頭枕、兒童安全座椅、安全門鎖、廣角后視鏡及安全輪胎等,進一步推動了汽車安全性能的提高;80年代,汽車安全技術的最大成就之一是汽車制動防抱死裝置(ABS)的使用;ABS系統在90年代得到普及且發展了制動輔助系統(BAS)、電子制動系統(EBS)和驅動力調節裝置(ASR);90年代后,汽車安全技術得到更加迅猛的發展,電子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和新材料在汽車產品中的成功應用,為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插上了“翅膀”,氣體放電前照燈和新的智能型前照燈改善了夜間行車會車時汽車的安全性,多種安全系統集成化趨勢已初見端倪;汽車的安全性能正日臻完善。根據“汽車理論”和“汽車設計”的概念,所謂主動安全技術就是在汽車的設計和制造時,對汽車的內、外部結構進行合理有效的設計,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主動預防、避免或減少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生事故,以提高汽車的主動安全性能。
幾種比較典型的汽車主動安全技術
(1)防抱死制動系統(ABS)。ABS通過傳感器偵測到的各車輪的轉速,由計算機計算出當時的車輪滑移率,由此了解車輪是否已抱死,再命令執行機構調整制動壓力,使車輪處于理想的制動狀態(快抱死但未完全抱死)。對ABS功能的正確認識:能在緊急剎車狀況下,保持車輛不被抱死而失控,維持轉向能力,避開障礙物。在一般狀況下,它并不能縮短剎車距離。
(2)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它必須配合ABS使用,在汽車制動的瞬間,分別對四個輪胎附著的不同地面進行感應、計算,得出摩擦力數值,根據各輪摩擦力數值的不同分配相應的剎車力,避免因各輪剎車力不同而導致的打滑,傾斜和側翻等危險。
(3)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SP)。它實際上也是一種牽引力控制系統,與其它牽引力控制系統比較,ESP不但控制驅動輪,而且控制從動輪。它通過主動干預危險信號來實現車輛平穩行駛。如后輪驅動汽車常出現的轉向過多情況,此時后輪失控而甩尾,ESP便會放慢外側的前輪來穩定車子;在轉向過少時,為了校正循跡方向,ESP則會放慢內后輪,從而校正行駛方向。
(4)緊急剎車輔助系統(EBA)。電腦根據剎車踏板上偵測到的剎車動作,來判斷駕駛員對此次剎車的意圖,如屬于緊急剎車,則指示剎車系統產生更高的油壓使ABS發揮作用,從而使剎車力更快速的產生,縮短剎車距離。
(5)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該系統提供智能的車道偏離預警,在無意識(駕駛員未打轉向燈)偏離原車道時,能在偏離車道0.5秒之前發出警報,為駕駛員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大大減少了因車道偏離引發的碰撞事故,此外,使用LDWS還能糾正駕駛員不打轉向燈的習慣,該系統其主要功能是輔助過度疲勞或長時間單調駕駛引發的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6)牽引力控制系統(TRC)。TRC是防止車輛起步或加速時車輪發生空轉的裝置。在冰雪等濕滑路面上,車輛急起步或急加速時,車輪容易發生空轉。TRC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車輛在起步或行使過程中驅動輪發生空轉的情況,控制驅動輪制動油壓以及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提供最恰當的驅動力,防止驅動輪發生空轉,提高在濕滑路面上的行駛安全性。
(7)車身穩定控制系統(VSC)。前輪側滑對各車輪輪胎進行適當制動,使車朝向內側。同時控制發動機出力,使車輛不會沖出車道。后輪側滑對輪側輪胎進行制動,使車朝向同時控制發動機出力,使車身穩定。
(8)剎車輔助系統。作為輔助制動操作系統,剎車輔助系統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高剎車的制動力。根據作用于剎車踏板的速度和力量,系統可以判斷出該剎車屬于哪一類的制動。當系統判斷為緊急剎車時,即使駕駛員踩剎車的力量很弱,系統也能通過自動控制發生大的制動力。
(9)倒車警告/倒車影像/車外攝像頭。倒車警告這項技術用于在駕駛期間以及駐車時,針對您盲區中的轎車或物體向您發出警告。通常,該系統會在您行車時已經進行響應;它可能會使后視鏡內的一個警告標示進行閃爍,同時會發出聲音警告,該系統是一個短程檢測系統。如:上海通用別克君越車內后視鏡就配備此功能,反光鏡左邊會有一個車體形狀的圖標,前/后雷達在偵測障礙物時警告標示會給駕駛者以視覺和聽覺上的警告。
倒車影像和后視攝像機是一體,不僅保護您的轎車,還能夠避免在倒車時意外傷及兒童和動物。倒車已經從向下傾斜后視鏡或發出聲音警告到實時查看。新一代技術包括一個攝像機,它可以與導航系統協同工作,對您身后的一切進行廣角拍攝,然后反映在車內屏幕上,從而幫助倒車或掛接拖車。
結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汽車安全技術將向著微處理機、軟件技術、多通道傳輸技術、集成化技術、車載網絡系統、光導纖維傳導技術、聲納傳感技術、納米技術等更先進的技術領域發展。隨著更多的新技術不斷地運用到汽車上。可以相信,未來的汽車將越來越安全,越來越可靠,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智能化。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