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聚焦:電子車牌時代來臨
2015-06-09 09:43:55來源:《ITS智能交通》 2015年第5期 丁兆威
[摘要]電子車牌相當于人的“二代身份證”,電子車牌是實現車輛數據信息化的基本條件。當一個城市有了準確、實時的動態車輛數據,再加上人與車、車與車、車與路之間的信息互動。真正意義上的車聯網,就離我們不遠了。未來幾年,電子車牌市場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電子車牌的應用普及能為相關行業和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商機?

電子車牌普及將對全國千萬家交通智能領域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電子車牌普及后,意味著誰掌握了電子車牌的商機,誰就能在智能交通市場占據一定的優勢。因此,對傳統智能交通設備供應商來說,需要在研究方向和戰略格局上重新調整,以便占領商機而立于不敗之地。
電子車牌產生交通大數據,會給物流、出租車、停車等行業帶來巨大商機。從電子車牌大數據中直接受益的有出租車、物流企業、停車場管理,他們可以借助車輛真實身份、實時的交通數據來規劃最佳行車軌跡,避免擁堵、找到停車位等。交通大數據還將衍生帶來更多商業模式,如地圖服務、商業廣告的定向投放服務,這些服務將給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王耀東:隨著汽車電子標識(電子車牌)系列國家標準的出爐,無錫、深圳、北京試點逐步確立,電子車牌的普及推廣已進入倒計時。電子車牌作為車輛的“二代身份證”,其覆蓋范圍巨大。同時,電子車牌的應用普及將全面開啟智能交通行業新方向,成為交通物聯網的現實應用,符合我國交通運輸業“互聯網+交通”的發展思路,必將為RFID芯片設計與制造商、電子標簽廠商、UHF RFID設備廠商、智能交通集成商以及電子車牌服務運營商整個電子車牌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市場商機。按照重慶一期針對70萬輛機動車建設電子車牌系統投資額為1億元粗略估算,全國2.58億輛機動車對應約186億元的市場空間,而2015年電子車牌有望成為熱門投資主題,市場前景廣闊,相信整個產業鏈受益于此將迎來大發展。
崔雪松:利用電子車牌技術,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服務未來產業的發展,并為相關行業和企業帶來經濟收益。包括:面向大眾的商業信息服務和企事業單位應用平臺信息服務,其中直接經濟利益主要來源于以下幾點:為外部各行業提供數據服務;智能交通管理綜合信息卡用戶服務費;各類費用的管理費分賬;向智能交通管理綜合信息卡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廣告收益;路橋收費;智能停車場的拆賬等。同時,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能夠與銀行、商場、保險公司、汽車4S店、加油站等等相關行業共同開發應用服務,為用戶提供一個基于車輛的綜合服務體系,增加客戶得到的服務,同時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從用戶端出發、深度報道產品、提供解決方案、邀請專家解讀技術、及時報道行業資訊、舉辦線上研討會、培訓安防復合型人才。
網站精華 雜志匯總 互動專區 智能交通資訊一網打盡微信公眾賬號搜索“cpsits”或掃描左側微信二維碼添加
轉載聲明: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 北斗產業化 璀璨中國夢(2015-04-24)
網友評論(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