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通強國試點已覆蓋天南地北,山川河流、內地沿海都涵蓋了,它們代表著各個經濟帶及城市群的重點區域。
重慶-湖北-湖南-江蘇是沿長江經濟帶,新疆-重慶-貴州-廣西是西南到中南半島經濟帶,遼寧是代表東北,河北-山東承接京津翼和長三角,它們都是過去經濟發展的薄弱區域,也是未來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的重中之重。
全國34家試點單位,有省區市的交通主管部門,有大型企業,有高校和科研機構,圍繞“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務”四大領域22個試點項目,開展試點工作,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還要滾動推進更多的試點項目。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說,“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做好試點十分重要。”
目前已經公布的9家試點方案的建設要點中,“智慧交通”成為關鍵詞之一。浙江、山東、貴州、雄安新區、湖北等試點方案中均包含“智慧交通”。例如,“浙江方案”中提出“智慧高速公路”;“山東方案”中提出“智慧港口”;“湖北方案”中提出“智慧港口”、“智慧公交”、“智慧機場”;雄安新區打造智能出行城市的目標等。
深圳如何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工作?
深圳是交通運輸部確定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之一,在試點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智慧交通創新突破,打造交通科技創新高地。
作為一座擁有2300萬人口的城市,深圳一直秉持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理念,在國內率先開展交通大部制改革,建立了規劃、建設、管養、運營一體化管理體制,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交通運輸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深圳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通過一批創新性、示范性重大項目先行突破,推動深圳交通運輸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此前,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徐忠平曾表示將重點從六個方面推進試點。
一是打造高品質國際航空樞紐,爭取與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相適應的國際航線、航班時刻和國際航權配置,爭取更多的空間。
二是構建多向輻射陸路運輸大通道。加快深圳到周邊的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鐵建設,爭取新增深圳至南寧、深圳至肇慶、深圳至河源及廣州至深圳第二高鐵納入國家鐵路網規劃,推進跨珠江通道規劃建設。
三是打造現代化都市圈軌道網絡,進一步優化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體制機制。積極推動深圳至惠州城際、深圳至惠州大亞灣城際以及跨市城市軌道建設;建立了相鄰城市的市長級協調機制。
四是推動"公轉鐵"運輸結構調整。依托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完善疏港基礎設施網絡,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創新形成地方 政府、港口物流企業、鐵路運營企業等多元運輸主體協同合作的疏港鐵路運維和服務模式。
五是以機荷高速公路改擴建為試點,研究高度城市化地區的高快速路立體復合改擴建關鍵技術,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六是推進基于5G、物聯網等技術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示范建設。
目前,全市已建成8條城市軌道,運營里程約300公里,最高日客流超過650萬人次,這占每天1100萬公交出行的60%。希望到2022年,深圳城市軌道通車里程將達到570公里,現有基礎上再增加200多公里。
2035年,深圳要在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的面積上要建成1000公里的軌道交通,通過軌道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超過85%,計劃軌道站點十分鐘的步行范圍覆蓋率達到70%,基本實現交通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灣區時代,深圳搶抓機遇
近年來,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深茂鐵路、深珠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的規劃和建設,深圳發揮著與廣州雙中心的作用。
深江鐵路7月2日正式開工,深江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中沿海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途徑深圳、東莞、廣州(南沙)、中山、江門五座城市,開通之后,深圳對珠江口西岸的輻射效應顯著提升,有利于深圳從珠三角交通末梢變成交通樞紐。
在深圳與周邊城市能夠快速通達,一直以來,軌道交通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珠三角地區軌道交通緊鑼密鼓推進。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兩條“大動脈”贛深高鐵和廣汕高鐵正加快建設,分別計劃2021年、2022年建成。
隨著都市圈規劃,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經濟的輻射范圍將擴大,進一步向周邊城市延伸。
深中通道通過一條支線把廣州連接,增進了南沙與深圳、中山的聯系。未來從南沙到深圳寶安、前海的時間距離大幅壓縮,非常有利于深圳產業向南沙外溢。
據了解,深圳市民有著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公交服務訴求,追求深圳速度的高效率,特別關注智慧交通,這與深圳年輕人比較多相關,希望有高科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希望加快深圳和周邊城市軌道交通的對接。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