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西安智能交通項目信號調優工程師陶浪介紹說:“在春節前我們就根據2019年國慶節的成功信號控制基礎,編寫了《2020春節曲江區域信號控制整體方案》,對曲江區域的75處信號控制路口設置節假日方案,打算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玩環境。”
疫情發生后,由于交通流量突然變小,之前的方案便無法適用于新的形勢,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對方案重新進行設置。“對此,我們協助西安交警,僅用了一個通宵,對248個路口的信號方案進行了調整,在疫情期間保障行人車輛最大限度通行便利。”
調整思路1:從“緩進快出”到“保證駕駛員舒適駛入駛出”
“緩進快出”的思路調整為“保證駕駛員舒適駛入駛出”,減少停車次數,減少行駛時間。在曲江區域的主干道采用綠波模式進行控制,調整前曲江區域的11條主干道中,設置了5條動態綠波路段和6條常規綠波路段,調整后動態綠波路段由之前的5條增加至7條,常規綠波減少至4條。
調整思路2:減少綠燈損失,兼顧行人安全
在旅游景區內,為減少綠燈的損失,同時兼顧保障行人的安全,采用“路口自適應”的模式進行信號燈控制,與工作日不同的是,增大路口的最小綠燈時間,充分保障行人的安全過街。
調整思路3:提升通行效率,減少綠燈浪費
為提升通行效率,減少綠燈浪費,對節前設置的如小寨東路慈恩西路、西影路芙蓉東路等路口的行人專用相位進行調整,恢復為跟隨機動車過街的模式。
在這樣的調優策略指導下,海信西安智能交通團隊分別以“點、線、面”的思路,調整了26個單點自適應路口、7條動態綠波及1個動態“綠網”,實現較好通行效果:
點:以芙蓉西路芙蓉東路自適應控制為例
芙蓉西路芙蓉東路交叉口是芙蓉西路上的關鍵交叉口,在對此路口采用單點優化配時后,路口的通行能力提升明顯。
線:以文景路的動態綠波為例
根據疫情期間的道路情況,海信在西安市城北區域、城東區域采用了動態綠波的方式進行了信號調控,城北區域主要在文景路、明光路、等路段,調整后路段綠損時間降低明顯,并同時保證綠波協調。
區域:以曲江區域為例
疫情期間,海信在整個曲江區域實行了區域自適應調控模式,通過智能綠網互聯,實現區域級別小流量下的自適應調整,形成“綠網”。
城市交通錯綜復雜又千變萬化,不斷給我們的交通優化工作帶來難題與挑戰。深入挖掘道路優化的潛力,讓交通更加高效和順暢,是海信智能交通團隊始終奮斗的目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